一、技術分析的真諦
圖 技術分析的意義在於看清市場本來的面目
你的眼睛總在欺騙你。根據眼睛直接判斷,您可能會認為C與B是同一條直線,但事實是C與A才是同一條直線。為什麼?因為有干擾因素。技術分析的基礎是建立在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上,技術分析的意義就在於「用一支直尺再測量一下」,以便於排除干擾因素(日常波動),看清市場本來的面目。
股市交易賺錢與否取決於股市參與者抵抗「日常波動」干擾的能力。因此,股市參與者除了必須具有抵抗「日常波動」干擾的能力性,而且還必須尋找切合自身情況、能有效抵抗「日常波動」干擾的具體措施。這就需要股市參與者進行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所謂「技術」是指對市場本身行為的研究,運用能夠測量海水漲落的「尺規」工具,將基本波從日常波動和次級波中剝離出來,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基本波的規律。所謂「藝術」是指結合各種技術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架構以判斷行情的頭部或底部。
技術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發掘市場的三種運動(基本波、次級波、日常波動)背後的規律,特別是基本波的波動規律。只是技術分析發展到今天,卻把最基本的一點忽略了,反而執著於如何精確地預測下個月、下週、明天,甚至下一個小時、下一分鐘的具體走勢和價位,希望能判定海浪中的每一瞬間的小浪花飄向何方及波動幅度,過分注重技巧的使用而忽略基本波,以致最終都逃不過「線仙」失敗的命運。
技術分析的核心是研究股市中「基本波」的規律。技術分析的趨勢交易基本上反映一種觀念:股價波動會呈現趨勢方向,而趨勢就是一種規律。因此,技術分析是透過對市場過去和現在的行為,應用數學和邏輯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的規律,並據此預測市場的未來變化趨勢。
基本波代表著市場的基本力量,深藏在價格的深處,其深度是常人難以想像。基本波的學問在於「基本」兩個字,代表著最大層級。對於股市參與者來說,很多人關注的是日常波動,特別是期刊、報紙、電視、廣播、熱線、網路等媒體上的資訊,只有極少數「聰明資金」才會注意到最大層級的基本波。
二、趨勢方向
股價走勢會在K線圖呈現具有相當明顯的波峰和波谷,這些波峰或波谷無論是依次遞升、依次遞降、或是橫向延伸,其持續變動的方向就構成了趨勢。
圖 趨勢方向
⑴上升趨勢
◎基本面:通常反映出股市參與者對未來經濟或公司表現持正面看法而買進股票。
◎股價走勢:每個波峰和波谷都依次遞升,呈現一波比一波高,低不破前低的走勢。
◎成交量:通常呈現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價量配合關係,顯示趨勢持續往上發展,無反轉跡象。
⑵下降趨勢
◎基本面:通常反映市場信心不足、經濟數據疲弱,或是出現負面消息,導致股市參與者持負面看法而賣出股票。
◎股價走勢:每個波峰和波谷都依次遞降,呈現一波比一波低,高不過前高的走勢。
◎成交量:通常呈現價跌量增、價漲量縮的價量背離關係,顯示趨勢持續往下發展,無反轉跡象。
⑶橫盤趨勢
◎基本面:通常反映股市參與者對未來的總體經濟、產業前景或經濟數據的不明朗,以致市場處於觀望,呈現多空不明。
◎股價走勢:每個波峰和波谷,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幾乎呈現水平延伸的走勢。
◎成交量:通常若隨著整理時間而逐漸遞減,且呈現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價量關係,後市往往看漲;若隨著整理時間而沒有逐漸遞減,且呈現價跌量增、價漲量縮的價量關係,後市往往看跌。
三、趨勢分析
道氏理論對趨勢的定義是遵循自我分析和相互分析的原則,並進行完美的結合
⇒ 技術分析是根據足夠的證據來分析趨勢是持續還是反轉的藝術。
⑴使用「除權對數K線圖」來看股價走勢
不管是日K線圖、週K線圖或月K線圖,一律使用「除權對數K線圖」的目的是為更真實且合理地反映股價的變動趨勢。其理由如下:
◎將除權除息還原是因為股票會有配股、配息、增資等,以致股價突然有一個向下的跳空缺口,但這實際上並不是股價下跌,而是股票持有成本的減少,因此必須將除權除息還原回去。
◎將Y軸由算術刻度改成對數刻度,改用對數K線來看股價的目的是以漲跌幅度而非漲跌金額來觀察股價的變動。
⑵利用「月K線圖」觀察循環波的趨勢方向
循環波是比基本波還要更高一層級的波動,且循環波會比基本波更具有規律和趨勢。在實戰操作上,技術分析的核心是研究「基本波」的規律,趨勢交易則是要順著「基本波」具有規律、呈現趨勢和可以被預測,來進行股市交易。因此,我們應該先利用「月K線圖」進行循環波的趨勢分析,讓自己對股價波動有整個長期大趨勢的輪廓之後,再對基本波進行趨勢分析。
⑶對循環波進行趨勢自我分析
根據「趨勢定義」和「道氏確認日」來對循環波進行趨勢自我分析,確認循環波的趨勢是持續或反轉?
⑷對循環波進行趨勢相互分析
「相互驗證原則」是宏觀技術分析方法,主要是透過兩個指數之間的橫向分析來判斷趨勢是否持續。因此,為了避免趨勢自我分析可能的誤判,必須再利用相互驗證原則,對循環波進行趨勢相互分析。
⑸利用「趨勢追蹤工具」確認循環波的趨勢發展情況
經過縱向的趨勢自我分析和橫向的趨勢相互分析之後,仍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因此,應該再利用趨勢追蹤工具(策略工具:①均線、②趨勢線、③軌道線、④水平線)確認循環波的趨勢發展情況。
⑹利用「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檢驗趨勢發展的強弱度
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是成交量對趨勢的微觀驗證。當趨勢發展方向確認無誤後,利用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對循環波進行微觀驗證,檢驗其趨勢發展的強弱度。
⑺利用「趨勢預測工具」預估循環波的目標價位
當循環波的趨勢方向確認是持續之後,再利用趨勢預測工具(策略工具:①形態學、②支撐壓力、③黃金比率、④技術指標、⑤波浪理論、⑥基本分析)預估循環波的目標價位,以利評估「賺賠比率」。
⑻依序分別使用「週K線圖」、「日K線圖」和「30分鐘K線圖」對基本波、次級波和日常波動再重複進行上述⑵~⑺的趨勢分析和預測
在確認循環波的趨勢方向後,則須將該循環波往內分解進行分析,分別再使用「週K線圖」、「日K線圖」和「30分鐘K線圖」對基本波、次級波和日常波動進行趨勢分析,以利制定交易計畫。
⑼制定「交易策略」和「風險控管」
將「趨勢追蹤工具」和「趨勢預測工具」併用,制定周密的交易策略和風險控管。以「趨勢追蹤工具」為主要操作依據(⇒獲利續抱直至趨勢反轉為止),「趨勢預測工具」為理性客觀面對盤勢變動的輔助依據(⇒克服貪婪與恐懼的基礎),且避免對基本波、次級波和日常波動等目標價位進行精確化預測。
⑽以「收盤價原則」作為進出場的買賣訊號
收盤價是突破前波高點或跌破前波低點的穿越信號,其餘價格即使穿越高、低點是無效的。因此,交易策略和風險控管必須以「收盤價原則」作為趨勢持續或反轉的穿越信號,並以收盤價作為進出場的買賣訊號。
四、股市為什麼要採趨勢交易?
⑴股價走勢會呈現趨勢
股價指數或個股的價格走勢不會呈現全然隨機的跳動,它們的價格呈現趨勢性的走勢,具有明確的組織與型態,這些趨勢可能向上、向下或橫向(水平)發展。它們可能涵蓋短暫或長期的時間 ⇒ 股價走勢會呈現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趨勢。
趨勢遲早都會發生變化,任何重要的趨勢反轉,通常都會發生某種價/量的型態--反轉的排列。股市參與者者的問題是儘早察覺有利可圖的趨勢發展,然後再儘早判斷趨勢發展的結束與反轉。
⑵趨勢交易=找出「基本波」的趨勢方向之後,再順著該趨勢進行交易
道氏理論之技術分析第二大定律指出:市場行為依趨勢方式演繹→趨勢依牛市、熊市進行週期性演繹→牛熊週期依三重運動(基本波、次級波、日常波動)的波浪規則演繹。
其中,①基本波(長期趨勢:持續時間1年以上):深藏不露,但具有規律、呈現趨勢,且可以被預測、②次級波(中期趨勢:持續時間3個星期以上):看似規律但卻經常欺騙並引起恐慌,以致難以預測、③日常波動(短期趨勢:持續時間3個星期以內):極具情緒化的隨機性走勢,且可能被人為操縱。
因此,趨勢交易就是要順著「基本波」的特性--具有規律、呈現趨勢且可以被預測,來進行股市交易,並藉由掌握基本波的趨勢方向來達成獲利目標。
※雲解:股市的趨勢交易
◎股票部分:順著「基本波」的趨勢方向進行交易。
◎期貨部分:順著「正向次級波」的趨勢方向進行交易
◎選擇權部分:選擇權買方順著「正向日常波動」的趨勢方向進行交易;選擇權賣方是行情處在「逆向次級波」才進場交易。
⑶交易勝率高
股價趨勢會朝向股票價值來波動,當股票價值持續往上(或往下),股價趨勢也就持續往上(或往下)。在股票價值方向不易改變的情況下,股價趨勢也就傾向持續發展。再以趨勢的幾何結構來看,上升趨勢的漲幅>跌幅,不適合作空。同理,下降趨勢的跌幅>漲幅,不適合作多。因此,當股價趨勢明確往上(或往下)時,趨勢交易的勝率自然會比逆勢交易猜測頭部(或底部)的勝率還高。
⑷風險易控管,交易心理穩定
當股價走勢高過前高,且低不破前低,表示股價處於上升趨勢;當股價走勢低破前低,且高不過前高,表示股價處於下降趨勢。在趨勢傾向持續的情況下,作多採拉回買進,停損設前波低點;作空採反彈放空,停損設前波高點
⇒ 趨勢交易具有①明確的停損點去評估賺賠比率、以及②耐心等待拉回(或反彈)的冷靜思考時間,股市參與者可理性客觀去思考和面對盤勢的變化,交易心理自然會比較穩定。反之,逆勢交易在摸頭作空或抄底作多時,停損位置難以設定,以致風險難以控管,在逆勢交易的持有部位仍然有很大機率與趨勢反向的情況下,心理壓力自然較大。
⑸資金運用效率高
《股票作手回憶錄》Edwin Lefèvre說:「賺大錢不是靠股價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動,也就是說不靠解盤,而是靠評估整個市場和市場趨勢。沒有一個人能夠抓住所有的起伏,在多頭市場裡,您的作法就是買進和緊抱,一直到您相信多頭市場即將結束時為止。」因此,趨勢交易可讓資金乘著趨勢的力量快速獲利,而不需要①盤頭作空等待下跌、或②打底作多等待上漲、或③盤整多空不明卻須耐心等待趨勢方向。
⑹降低主觀判斷
趨勢傾向持續,除了波浪理論之外,目前沒有其他技術分析能夠預測基本波的時間長度。亦即,在市場力量沒有產生根本性、質變逆轉前,就應該假定趨勢可能仍在持續進行中。因此,在實戰上,進場前應該以「趨勢預測策略」為評估基礎,進場後再以「趨勢追蹤策略」為出場確認,降低個人主觀判斷,正確部位續抱至反轉訊號明確出現為止。
⑺獲得技術分析的支持
判斷趨勢是否持續或反轉的分析工具,主要有①移動平均線、②水平線預測法、③趨勢線分析法、④軌道線分析法等。根據重要的目標價位進行分析的工具,主要有①從型態學分析可能的目標距離、②根據支撐或壓力位置來測定價格的運動波幅、③黃金比率、④技術指標。
五、保住本金
股神巴菲特提出投資三原則:第一條,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條,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條,堅決牢記前兩條。巴菲特強調投資要保本的原因,我們可以利用下表的數學計算來說明。
表 保住本金的重要性
由上表可知,在總交易次數達100次且考慮手續費(3折計算)和證交稅的情況下:
◎範例A:即使不考慮手續費和證交稅等交易成本,整體損益的實際報酬率=-4.4%。
◎範例B:整體損益虧損達35.03% ⇒ 過度交易,交易成本會嚴重侵蝕本金。
◎範例C:在每筆交易的投資損益各正負3%的情況下,若想要損益兩平,勝率至少要有57.18% ⇒ 不要打沒有把握的仗,建議勝率≧70%再進場。
◎範例D:若勝率只有5成,賺賠比率=1.79才能損益兩平 ⇒ 若無利可圖就要放棄這筆交易,寧可觀望,不要輕舉妄動。在實戰上,建議賺賠比率≧3才算有利可圖,也才值得進場交易。
由上可知,想要保住本金,在每一筆交易的進場之前,要事先評估確認①勝率≧70%、且②賺賠比率≧3,才可以進場交易,不要打沒把握的仗。過度交易只會讓手續費、證交稅嚴重侵蝕本金。
因此,想在股市長期穩定獲利,也不想在一次突如其來的股災就畢業,甚至破產。保住本金的交易原則就必須是下檔保護>上漲潛力,其關鍵作法就是「風險控管」。
※雲解:巴菲特保本投資原則的數學解釋:
◎(1-50%)×(1+100%)=
1
一旦虧損50%,下次獲利要100%才能損益兩平 ⇒ 回本不易
◎(1+100%)×(1-50%)=
1
即使這次獲利100%,但若下次虧損50%,最終的損益也是不賺不賠,做白工,前面令人稱羨的1倍獲利只是紙上富貴 ⇒ 曾經擁有
∴只要還在股市打滾,手中獲利不管是多是少,都可能像是浮雲一樣,隨時都會煙消雲散,而這也就是巴菲特強調保住本金的原因之一。
六、風險控管
所謂「風險控管」指的是管理與控制可能損失的方式,以確保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時,也可以小賠出場而不會承受太大損失,進而在損失可控的情況下,才去追求潛在的報酬。簡言之,風險控管的目的就是保住本金,其原則是避免大賠,進而在勝率≧70%且賺賠比率≧3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達到長期穩定的獲利。
換言之,在實戰上,每次進場交易前,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可以進場:①足夠的把握(勝率≧70%)+②風險有限(有停損點,且僅是小賠)+③一定程度以上的潛在報酬(賺賠比率≧3),進而才可以達到長期穩定的獲利目標。茲將股市交易的風險控管方式,依序說明如下:
⑴依照盤勢變化,控制整體資金的部位比重
股市的牛市、熊市會各分三個時期交替輪動地發展,從牛市到熊市的輪動依序為①因懷疑而猶豫→②因信任而樂觀→③因貪婪而狂熱→④因徬徨而失望→⑤因震撼而恐懼→⑥因厭惡而絕望。因此,股市交易的整體資金也必須依照牛市、熊市的每一個時期控制適當的部位比重。
⑵資金配置(Diversification),建構一個投資組合
圖 投資組合的個股數量與報酬率標準差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分析架構把風險分為①非系統性風險(Unsystematic risk):公司或股票特有的風險,可透過分散投資來降低的個股風險、②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無法透過分散投資來降低的市場風險,這個風險會影響到所有股票的價值(例如,2025/4/2美國總統 川普宣布的「對等關稅」)。
表 非系統性風險與投資組合的個股數量
《投資分析與組合管理》指出:「由12至18檔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點A),其風險分散效果大約是分散投資最大效益的90%。」換句話說,假設每檔股票的持股比重均相同,如果持有超過18檔以上的個股,其投資組合幾乎已達到完全分散的程度,但是屆時你必須追蹤更多的股票,而且得不到額外的利益。
投資組合的建構沒有標準答案,它的藝術成分遠高於科學成分,投資大師與平庸基金經理人的差別就在投資組合管理。因此,所謂「資金配置」就是①把資金分散在不同類型產業內的股票(例如,同時持有科技股、金融股和傳產股),以降低單一產業風險、且②建構一個投資組合,透過持有12~18檔股票來降低單一個股風險或看錯股票的風險。
※雲解:在實戰操作上,建議專業操盤手的投資組合僅由5至10檔股票組成(最多10檔以內),其原因如下:
①由5檔以上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已消除的非系統風險≧72%,基本上已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
②股票交易應該採取「精兵政策」,並適時汰弱留強,而非一堆「老弱殘兵」,還死抓不放。亦即,手中持股應以強勢股為主。
③想要提高勝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徹底瞭解交易標的,過多的持股只是讓自己分身乏術,無法充分瞭解/照顧手中每一檔持股。
④單一持股比重過高(例如,單一持股比重>30%),尤其是重押單一股票,該檔股票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將會嚴重影響交易心理,以致會失去對該檔股票理性客觀的判斷能力。最終結果往往將是輕者錯過其他股票的獲利機會,重者慘賠套牢。
簡言之,單一持股比重過高會影響交易心理,降低理性客觀的判斷能力,以致該賣時卻猶豫未賣,該買進時卻又遲疑而沒買;持股檔數過多則會造成分身乏術,無暇照顧。
⑶控制單一個股的持股比重
投資組合中單一個股的持股比重,應該跟您對這檔股票有多少信心成正比。明智地權衡每一檔個股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不要害怕增加某些股票的持股比重,但是要確定持股比重愈高的股票就是您愈有信心的股票。當然,對單一個股的比重也不能高得離譜,例如是50%。
⑷針對交易標的,擬定交易策略
請詳見本文「四、交易策略」。
⑸設定停損點(Stop Loss)
股市每筆交易的進出場原則:先有停損點,才有進場點 ⇒ 停損點是評估賺賠比率的基礎。換言之,有了停損點,才有辦法評估該筆交易的賺賠比率,也才可以評估該筆交易值不值得進場承擔風險?
⑹評估賺賠比率
想在股市長期穩定獲利的重點在於賺多賠少,想要做到賺多賠少的秘訣是在最有把握的時候(勝率≧70%)才進場,並且
①當每筆交易的賺賠比率≧3的時候,才可以進場交易。
②當看對的時候,勇於續抱直至趨勢反轉為止,且持股比重愈高愈好。
③當覺得苗頭不對,可能看錯的時候,儘速出場且持股比重愈低愈好。
⑺心理控管
①遵守紀律,執行事前擬定的交易計畫進出場。
②勇於認錯,檢改改進,才能不斷精進,而不是把交易虧損找理由卸責。
③避免因為情緒(貪婪、恐懼)導致衝動性交易。理性客觀面對盤勢的變化,賠錢不逢低亂攤平,賺錢不逢高亂加碼。
④不盲目跟風追高搶進,也不因股價下跌就恐慌殺出。
⑤相信自己不斷精益求精的交易系統,也相信自己在股市不斷的努力。
七、交易策略
股市是一位情緒很不穩定的「市場先生」,有時他情緒高昂,眼前一片光明,這時他會報出很高的價格。有時他受到打擊,眼前一片漆黑,困難重重,這時他的報價就很低。
因此,股市參與者在進入股市,想跟情緒化的「市場先生」打交道之前,本身一定要事前就擬好交易策略,確立明確的交易計畫以提高勝率,降低風險,方能理性客觀面對情緒不穩定的「市場先生」,也才能透過檢討與改進,發展專屬自己的「交易系統」。
簡言之,打仗要有陣法,否則軍隊只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股市要有策略,否則交易經常面臨虧損,無法理性客觀面對盤勢的變化。因此,交易策略的目的是提高勝率,其原則是紀律操作。茲將跟「市場先生」打交道的交易策略說明如下:
⑴趨勢交易
◎趨勢預測策略(Trend
Forecasting Strategy)
趨勢預測策略是在市場已經形成趨勢之後,順勢進場建立部位,且試圖預測趨勢的目標價位,提前判斷市場將在何處反轉,以利提早出場的策略。其策略工具:①形態學、②支撐壓力、③黃金比率、④技術指標、⑤波浪理論、⑥基本分析。
◎趨勢追蹤策略(Trend
Following Strategy)
趨勢追蹤策略是在市場已經形成趨勢之後,順勢進場建立部位,但不試圖預測趨勢的目標價位,而是假定趨勢會持續發展並跟隨該趨勢進行交易的策略。其策略工具:①均線、②水平線、③趨勢線、④軌道線。
在實戰操作上,建議以趨勢預測策略為基礎,再輔以趨勢追蹤策略為確認。如此才能①設定停損點→評估賺賠比率、且②當股價達到目標價位附近時,方能理性客觀面對市場的貪婪與恐懼,做到在利多頻傳時,克服貪婪勇於出場、在利空頻傳時,克服恐懼勇於進場。
⑵上升趨勢回檔作多、下降趨勢反彈作空
在上升趨勢等待回檔或回測支撐區,再順勢進場作多,才是逢低買進;在下降趨勢等待反彈或回測壓力區,再順勢進場作空,才是逢高放空。反之,在上升趨勢等待創高,就逆勢摸頭作空,容易被軋空;在下降趨勢等待創低,就逆勢抄底作多,容易套牢,甚至愈攤愈平。
⑶穿越交易(=確認轉強/弱後,再進場追價)
當股價突破前波高點或重要壓力時,再進場作多;當股價跌破前波低點或重要支撐時,再進場作空。
⑷分批交易
在上升趨勢剛形成時,採金字塔型交易(Pyramid Trading),順勢逢高分批加碼作多(例如,3~4次加碼),且加碼部位要越來越小。當股價漲到目標價位時,改採倒金字塔型交易(Inverted Pyramid Trading),逢高分批賣出,且減碼部位要越來越大,但若確定趨勢已經反轉向下則應立即把剩餘部位全部出清。
在下降趨勢剛形成時,採倒金字塔型交易,順勢逢低分批加碼作空(例如,3~4次加碼),且加碼部位要越來越小。當股價跌到目標價位時,改採金字塔型交易,逢低分批買回,且減碼部位要越來越大,但若確定趨勢已經反轉向上則應立即把剩餘部位全部回補。。
分批交易的目的是在確認趨勢是對部位有利的情況下,才進場加碼,且避免一開始就大資金進場,以防萬一看錯,損失也不會太大的交易策略。
八、部位管理
每一筆交易可分為三個部分:①交易決策:基本面選股、技術面選股、或籌碼面選股→②執行交易:風險管理+交易策略→③部位管理:賺多賠少。每一部分都攸關交易的成功與否,而且每一部分都必須按序施行。不過,唯一影響整體交易損益是③部位管理的賺多賠少,而非①交易決策的選股決策 ⇒ 部位管理才是影響整體交易損益的關鍵因素。
所謂部位管理的賺多賠少就是:如果交易出現獲利,就獲利續抱直至趨勢反轉為止;如果交易出現虧損,就執行進場前所設定的停損點以限制損失。在股市交易中不可能沒有虧損,但可以因為拙劣的部位管理導致整體交易出現嚴重虧損
⇒ 部位管理的目的是賺多賠少,其原則是看對續抱,適時加碼,至趨勢確定反轉為止;看錯賠錢,要減碼或立即出場
⇒ 看對時,獲利要最大化;看錯時,損失要極小化。
由於交易決策需要花最多的時間學習,以致絕大多數的股市參與者將全部精力都耗費在交易決策上。當決策錯誤時不知道該如何出場而套牢慘賠;當決策正確時又不知道如何管理部位而有賺就跑,使得整體交易變成賺少賠多而無法做到長期穩定獲利。
茲將部位管理的重要性,用數學公式說明如下:
表 部位管理的重要性
由上表的範例A可知:在賺賠比率=+3的賺多賠少情況下,即使勝率只有30%,在交易次數達100次時,整體損益有+57.33%的報酬率。但若在賺賠比率=-3的賺少賠多情況下,即使勝率高達70%,整體損益虧損達-53.24%。
九、基本波的交易策略準則
①永遠順著道氏理論當時所顯示的基本波(牛市、熊市)的趨勢方向進行交易。
②如果道氏理論的兩個構成指數(工業與鐵路)所顯示的基本波的趨勢方向並不一致,用前一個經過相互確認的基本波為準,而且僅取符合基本波的指數訊號。
③如果你追蹤許多類股指數,唯有當類股指數與道氏理論的趨勢一致時,才可以進行該類股交易。
④所交易的個股,其基本波的趨勢方向應該與大盤一致,然後根據技術分析進行趨勢的交易。
※簡言之,①以道氏理論的基本波的趨勢方向為準→②挑選順勢的類股指數→③在順勢的類股指數中挑選順勢的個股→④個股之中僅能夠做順勢方向的交易。
如果走勢發生在牛市的趨勢方向的交易訊號,新的多頭部位建立於回檔過程中;如果走勢發生在熊市的趨勢方向的交易訊號,新的空頭部位建立於反彈過程中。除非趨勢是由牛市反轉為熊市,才可以根據反轉訊號立即建立空頭部位。同理,除非趨勢是由熊市反轉為牛市,才可以根據反轉訊號立即建立多頭部位
⇒
牛市趁回檔,只作多不作空;熊市趁反彈,只作空不作多。
例外:當行情順著基本波的趨勢方向出現沿伸性的走勢或一系列的走勢之後,如果個股走勢圖中出現竭盡缺口與反轉的徵兆,可以逆著基本波的趨勢方向建立部位,但獲利目標僅侷限於中期趨勢的修正。
十、趨勢交易分析工具的運用時機
圖 趨勢交易分析工具的運用時機
◎基本波
基本分析(=財報分析+產業分析)、趨勢方向、波浪理論、價量關係
⇒ 趨勢交易→風險控管→交易策略。
◎正向次級波(≒攻擊波)
波浪理論、移動平均線、水平線分析法、趨勢線分析法、軌道線分析法、支撐壓力。
◎逆向次級波(≒修正波)
波浪理論、黃金比率、技術指標、支撐壓力。
◎趨勢反轉處(正向次級波轉為逆向次級波、或逆向次級波轉為正向次級波)
波浪理論、形態學、技術指標、移動平均線、趨勢線分析法
※雲解:從趨勢交易分析工具的運用時機,看程式交易的盲點
股市的交易方式基本上大抵是採「趨勢交易」,但要採趨勢交易卻必須①懂得如何分析「股價趨勢」,了解目前股價是處在正向次級波、逆向次級波、或已經處在趨勢反轉處,且②在每個股價變動階段應該「適當運用」不同的趨勢分析工具。
然而,撰寫程式交易者可能本身就不知道如何分析股價趨勢,也就不會知道在每個趨勢階段應當運用不同的趨勢分析工具,以致寫出來的程式,在股價走勢變動的過程中就會有時賺錢~適用,有時賠錢~不適用。在面臨獲利不穩定甚至賠錢的情況下,自然會採取以下方式,試圖改善獲利的穩定性:
◎優化程式,修改參數或新增濾網,試圖讓程式最佳化以克服目前不適用的賠錢情況。
◎打掉重練,再開發其他程式,來適應目前的股價變動。
◎將多筆程式組成策略交易,試圖讓該程式組合可以適應每個股價變動的階段。
但問題是,不管是採取甚麼方式去試圖改善,即使回測表現再良好,只要①不了解目前的股價變動階段,且②不知道在哪個股價變動階段應該運用哪種趨勢分析工具,那麼一旦把改良過的程式再拿去實際交易,還是會再發現獲利不穩定的情況依然持續發生。
最後,由於撰寫程式交易者無法察覺根本的問題--其實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分析股價趨勢,也不知道在每個趨勢階段應當運用不同的趨勢分析工具,以致不斷取採上述方式試圖改善,卻陷入無限循環而不自知。
※參考資料:
股雲:「道氏理論 第18章 技術分析的真諦」
股雲:「交易系統1-9 道氏理論三大原則」
股雲:「交易系統1-10 道氏理論的實戰應用」
股雲:「操作守則86 不要貿然結束你的交易」
股雲:「操作守則87 賣掉賠錢股,抱牢賺錢股」
股雲:「操作守則88 讓賺錢股賺大錢」
股雲:「操作守則89 賠錢股要小心處理」
股雲:「趨勢分析 第14章 趨勢線與通道」
股雲:「趨勢分析 第29章 趨勢線的實務運用」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