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一切事情都包含在平均指數中
技術分析第一大定律~市場行為包容並吸收一切,指數已經反映所有的資訊、經驗、知識、判斷和所有股票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⒉股票價格有三種運動:基本波、次級波、日常波動
技術分析第二大定律~市場行為依趨勢方式演繹→趨勢依牛市、熊市進行週期性演繹→牛熊週期依三重運動的波浪規則演繹。
⒊牛市通常有三個向上的正向次級波
技術分析第三大定律~歷史會重演:牛市。第一個向上的次級波是懷疑:商業活動還是很緩慢但預期將要改善時,有遠見的投資者進場蒐集股票的結果;第二個向上的次級波是樂觀:根據改善的基本商業環境和愈來愈多企業獲利的增加,使得投資者買進股票的結果;最後的向上次級波是狂熱:散戶最終注意到金融消息都是轉好的時候,出現瘋狂的投機性交易。
⒋熊市通常有三個向下的正向次級波
技術分析第三大定律~歷史會重演:熊市。第一個向下的次級波是失望:有遠見的投資者基於豐富經驗的判斷,認為那些高估和急速發展企業的獲利是難以持續而賣出;第二個向下的次級波是悲觀:散戶不惜以任何價格進行可怕的拋售;最後的向下次級波是絕望:揮淚斷頭和急需現金導致的。
⒌只考慮收盤價,忽略盤中價格的波動。
穿越信號是以收盤價為標誌,其餘價格即使穿越高、低點是無效的。為了降低錯誤的信號,漢密爾頓建議排除少於3%的移動(※但這並不是一個必須遵守的規則)。
⒍兩個指數必須相互驗證
兩個指數都是上升趨勢 ⇒ 牛市;兩個指數都是下降趨勢 ⇒ 熊市;兩個指數的趨勢方向不一致 ⇒ 無法判定。
兩個指數的相互驗證所揭示的實質問題是,整體的發展狀況可以透過各個局部的協調發展來證明。經驗顯示,兩種平均指數完全沒有必要在同一天內達到基本波的最低點或最高點,但時間愈近愈好,且間隔的時間愈短,隨後的走勢愈強勁
⇒ 參與者必須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保持耐心,以等待市場自己顯示出明顯的趨勢。
目前美股有四大指數:道瓊指數(DJI)、那斯達克指數(IXIC)、S&P 500指數(GSPC)、費城半導體指數(SOXX)。因此,兩種市場指數必須相互驗證應該改為「四大指數都必須相互驗證」。
⒎基本波將一直持續,直到道氏理論的兩個平均指數出現反轉信號的時候。
基本波符合近似常態分布形態,以不嚴謹、沒有確定時間表的週期輪動。因此,操作方式應以趨勢追蹤技術為基礎,而不是以趨勢預測技術為基礎,且趨勢傾向持續,正確部位應續抱至出現道氏確認日的反轉訊號為止。
⒏道氏理論並不保證任何時候確保兩個平均指數確認的結果是正確的。
儘管道氏理論在判斷基本波方面是正確的,但是可能在次級波中被欺騙,更不可能準確判斷隨機波動、帶有情緒化的日常波動。就其結論而言,道氏理論所得出的結論出錯是完全有可能的,使得我們的預測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錯誤。
「錯誤」是市場具備可預測性的條件,無法準確預測趨勢的延續是道氏理論的致命關鍵。不過,任何人也都無法準確測算趨勢延續的時間有多長。因此,身為投資者所關心的,應該是有事實支撐的價值,而不是主要以預測為基礎的價值 ⇒ 投資的智慧在於辨識趨勢的方向~不是追逐高點或低點。
二、三重運動的差異
表 三重運動的差異
在實戰操作上,不論是哪個級別的運動,時間週期和波動幅度都是可大可小,很難分得清楚。∴只要把握一點:一定要將三個運動(基本波、次級波、日常波動)分解出來,並認清目前行情是在哪個位置,以便制定具有執行力的投資計畫,這樣就算達到目的了。
三、道氏確認日
⑴何謂道氏確認日
高過前高,且低不破前低 ⇒ 股價處於上升趨勢;低破前低,且高不過前高
⇒ 股價處於下降趨勢。因此,當一系列趨勢中的高點與低點中斷時,代表趨勢可能反轉。如下兩圖的X處(X=道氏確認日),道氏確認日代表確定趨勢反轉之日 ⇒ 道氏確認日可以分別確認牛市或熊市的開始。
圖 上升趨勢的反轉 圖 下降趨勢的反轉
⑵趨勢反轉三部曲
分析趨勢是否反轉的方法,可利用趨勢反轉三部曲來分析(以牛市為例):①股市發生長時間或大幅度的修正,同時明顯的反映在道瓊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上→②股市出現反彈時,其中某一個指數或者兩個指數同時都未能逾越修正前期的歷史水準→③股市再度出現修正後,兩個指數的修正幅度都更大於前一波的水平,同創新低。(※熊市的情況與之相反)
因此,根據趨勢反轉三部曲,我們可以利用跌破前期低點(牛市轉熊市)和突破前期高點(熊市轉牛市)的道氏確認日來確定反轉訊號。其中,反轉訊號有①「一蹶不振」型、②「物極必反」型。
圖 「一蹶不振」的反轉形態
圖 「物極必反」的反轉形態
在許多情況下,股價走勢可能是「物極必反」型的反轉形態,X點僅代表舊趨勢的結束,若等待Y點出現將會出現嚴重的獲利回吐。因此,在實戰操作上,X點這個空頭徵兆發生時,若有其他技術指標顯示趨勢反轉,則可假定該空頭徵兆確實有效,把X點視為多頭部位逐漸逢高獲利了結的位置 ⇒ 將X點這個舊趨勢結束日視為道氏確認日。反之,若其他技術指標不支持這個空頭徵兆,則僅將X點視為舊趨勢結束日,在未來股價走勢仍可能持續原本趨勢的情況下,道氏確認日Y點才會是真正的賣出信號。
⑶形態反轉
圖 形態反轉
基本波的反轉可能在波峰或波谷形成狹幅盤整而出現不同的頭部/底部形態,盤整區間的反向穿越X點就是道氏確認日。
⑷兩個道氏確認日
由於基本波是深藏在市場行為之下的波動,基本波的反轉日是一個事前「看不見、摸不著」的單日點。因此,參與者必須透過技術方法才能「看到」。由於道氏確認日是「看得見、摸得著」,∴道氏確認日就是儘早「看清」基本波反轉日的一個技術手段。
因此,道氏確認日的真正意義在於:透過次級波的走勢情況,來分析基本波的轉折點。從相互驗證原則的角度來說,道氏確認日是相互驗證原則的微觀結構,因此,應該有兩個道氏確認日:①牛市轉熊市之道氏確認日、②熊市轉牛市之道氏確認日。且只有兩個指數都出現牛市反轉日(或熊市反轉日)之後,才能確定為牛市(或熊市)的反轉,經過道氏確認日的確認後,才能代表熊市(或牛市)的開始。
在實戰操作上,當道氏確認日得到相互驗證,確認牛市或熊市開始,通常還意味著反轉之後,將持續至少一年以上的新運行基本波,但由於這點沒有得到眾多參與者的重視,因此總是被次級波欺騙。
四、運用最後一個次級波來判定基本波反轉
圖 運用最後一個次級波來判定基本波反轉
◎牛市反轉為熊市的徵兆
☆牛市第⑤個正向次級波的成交量<牛市第③個正向次級波的成交量、或牛市第⑤個正向次級波在牛市第③個正向次級波的高點附近成交量放大,但價格在3~4週仍難以有效突破壓力區,說明主力可能是在出貨。
☆股價往下跌破移動平均線、趨勢線、或中期動能指標產生背離。
☆熊市第①個正向次級波呈現價跌量增。
☆熊市第①個正向次級波的跌幅>80% × 牛市第⑤個正向次級波的漲幅。
◎熊市反轉為牛市的徵兆
☆熊市第⑤個正向次級波呈現價跌量縮。
☆股價往上突破移動平均線、趨勢線、或中期動能指標產生背離。
☆牛市第①個正向次級波的漲幅>80% × 熊市第⑤個正向次級波的跌幅。
☆牛市第①個正向次級波的成交量>熊市第④個逆向次級波的成交量。
五、道氏理論的趨勢分析與驗證
⑴趨勢分析
技術分析所揭示的只是一種分析結果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在股票市場上,參與者真正能做到和應該做到的只能是分析市場趨勢的發展狀況,而不是預測市場。但不論是分析還是預測,都難免落入個人的主觀想像。若能建立一套相互驗證行情的趨勢分析體系,將能避免因主觀失誤而導致的投資失敗。
在新趨勢形成的初期,人們往往慣性思維,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而分析趨勢則可以有效地糾正錯誤。趨勢分析又可以分為自我分析和相互分析。實際上,道氏理論對趨勢的定義是遵循自我分析和相互分析的原則,並進行完美的結合。
1.趨勢自我分析
①趨勢定義(趨勢自我分析)
◎上升趨勢:一波比一波高,且低不破前低。
◎下降趨勢:一波比一波低,且高不過前高。
②道氏確認日
趨勢的微觀技術分析方法,主要是透過局部的橫向分析來判斷趨勢是否反轉。
③趨勢方向分析(=定性分析)
判斷趨勢延續或反轉的趨勢方向分析工具,主要包括①移動平均線、②趨勢線分析法、③軌道線分析法、④水平線預測法等。
※關於趨勢方向分析,可再進一步參考「趨勢交易」內的相關內容。
④目標價位分析(=定量分析)
根據重要的技術價位進行定量分析工具,主要包括①根據支撐或壓力位置來測定價格的運動波幅、②百分比線與黃金分割線、③從型態分析來預估目標距離。
2.趨勢相互分析
當道瓊工業指數與運輸指數同時處於上升趨勢時,則可確定整個市場處於牛市中;反之,則整個市場處於熊市中。若兩個指數不能相互驗證則趨勢不能確定
⇒ 趨勢的相互分析
⇒ 相互驗證原則是宏觀技術分析方法,主要是透過兩個指數之間的橫向分析來判斷趨勢是否持續。
相互驗證是力圖全面性來分析市場,使參與者運用多種技術分析工具來分析市場,並客觀地尋找進場點、停損點和獲利出場時機,使參與者可以在瞬息萬變的股市,追隨分析系統來進行客觀操作,並且儘量避免判斷錯誤。
⑵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
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是成交量對趨勢的微觀驗證。
⑶收盤價原則
收盤價是突破前波高點或跌破前波低點的穿越信號,其餘價格即使穿越高、低點是無效的。
總結來說,技術分析是根據足夠的證據來分析趨勢是繼續還是反轉的藝術。因此,分析股價走勢是否持續或反轉,其步驟依序如下:
①將目前的股價走勢進行三重運動(基本波、次級波、日常波動)分解,再以「趨勢定義」和「道氏確認日」(趨勢反轉三部曲)來對每一種運動進行趨勢自我分析,確認每一種運動的趨勢是延續或反轉?
②為了糾正自我分析過程可能犯的錯誤,利用「相互驗證原則」,對每一種運動進行兩種指數的趨勢相互分析。
③經過縱向的趨勢自我分析和橫向的趨勢相互分析之後,仍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因此,應該再利用「趨勢方向分析」確認每一種運動的趨勢發展情況。
④當趨勢發展方向確認無誤後,利用「成交量驗證趨勢原則」對每一種運動進行微觀驗證,檢驗其趨勢發展的健康度。
⑤當每一種運動的趨勢方向確認延續或反轉之後,再利用「目標價位分析」預估三種運動的目標價位。
⑥以「趨勢方向分析」為主,「目標價位分析」為輔,將兩者併用來制定周密的交易計畫。但由於技術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目前能夠把握的僅是基本波的規律,∴交易計畫要以基本波做為主要把握的要點,盡可能在高度隨機的日常波動中,尋找到長期有規律的部分,當作投資的基礎,避免對價格進行精確化預測,且一定要懂得資金管理和承認錯誤的容錯機制來應對分析的失誤。
⑦最後,交易計畫必須以「收盤價原則」作為趨勢延續或反轉的穿越信號,並以收盤價作為進場和出場的交易訊號。
六、買賣訊號
在多頭市場的主要走勢,道瓊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通常會出現5%~15%的拉回(Pullback)(亦即,次級折返走勢)。拉回之後,兩個指數之一必須出現≧3%以上的反彈,才算是道氏理論訊號的一部分,對道氏理論才有意義。這是道氏理論中唯一嚴格要求達到的數字(亦即,一個指數波動幅度≧3%就被視為「重要」)。這表示,從多頭市場下跌和從空頭市場上漲的次級折返走勢,幅度必須夠大,讓緊接的折回走勢能夠超過3%,而不必然漲破前一多頭市場高點或跌破前一空頭市場低點。
◎買進訊號
當空頭市場主要下跌趨勢的低點形成後,會出現反彈的上升走勢,之後道瓊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其中一個必須拉回超過3%,而且必須守住前一低點之上。最後,兩個指數突破前一高點時,就是多頭市場買進訊號已經形成。
1.買進訊號(B-1)
圖 買進訊號(B-1)
買進訊號(B-1)的要點:①市場低點→②反彈→③拉回(守住前波低點)→④突破前波高點。
2.買進訊號(B-2)
圖 買進訊號(B-2)
買進訊號(B-2)的要點:①市場低點→②反彈→③拉回(其中一個指數再創新低點)→④突破前波高點。
3.買進訊號(B-3)
圖 買進訊號(B-3)
買進訊號(B-3)的要點:①市場低點→②反彈→③拉回→④突破前波高點(其中一個指數)→⑤拉回(另一個指數再創新低點)→⑥再創新低點的指數,突破前兩次反彈的高點。
4.買進訊號(B-4)
圖 買進訊號(B-4)
買進訊號(B-4)的要點:①市場低點→②反彈→③拉回(一個指數創新低點)→④從更低點反彈(其中一個指數,或兩個指數)→⑤拉回更低點(再創新低點)→⑥再創新低點的指數,突破前兩次反彈的高點。
5.買進訊號(B-5)
買進訊號(B-5)的要點:①市場低點→②反彈→③只有一個指數拉回→④兩個指數都再創新高點(※∵指數再創新高,∴無需以拉回來確認新買進訊號)。
◎賣出訊號
空頭市場賣出訊號的定義方式和買進訊號類似,不過剛好相反。多頭市場到達頂部且出現回跌的次級折返走勢,緊接的反彈(一樣,必須超過3%)未能達到前一高點,再下跌時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都跌破前一低點,這時候就出現股市進入空頭的賣出訊號。
1.賣出訊號(S-1)
圖 賣出訊號(S-1)
賣出訊號(S-1)的要點:①市場高點→②拉回→③反彈(低於前一高點)→④跌破前波低點(低於拉回價位)。這個模式至少有兩種可接受的變化型態。
2.賣出訊號(S-2)
圖 賣出訊號(S-2)
賣出訊號(S-2)的要點:①市場高點→②拉回→③反彈(一個指數創新高點)→④跌破前波低點。
3.賣出訊號(S-3)
圖 賣出訊號(S-3)
賣出訊號(S-3)的要點:①市場高點→②拉回→③反彈→④跌破前波低點(其中一個指數)→⑤反彈(另一個指數再創新高點)→⑥再創新高點的指數,跌破前兩次拉回的低點。
4.賣出訊號(S-4)
圖 賣出訊號(S-4)
賣出訊號(S-4)的要點:①市場高點→②拉回→③反彈(一個指數創新高點)→④拉回(另一個指數創新低點)→⑤反彈(第一個指數再創新高點)、⑥再創新高的指數,跌破前兩次拉回低點。
5.賣出訊號(S-5)
賣出訊號(S-5)的要點:①市場高點→②拉回→③只有一個指數反彈→④兩個指數都再創新低點(※∵指數再創新低,∴無需以反彈來確認新賣出訊號)。
七、道氏理論的選股策略
從道氏的「價值觀」來說,道氏在設計指數(例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的選股原則就是選擇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的關鍵是:首先要選取有價值並且有增值能力的優質股票,還要分析時勢,例如經濟氣候、利率趨勢、科技發展、企業獲利能力、股票市價相對於企業的獲利狀況、企業股利政策等等,然後再配合技術分析進行投資。
⑴選擇大型藍籌股進行長期投資
在牛市和熊市的各時期中,不同種類的股票有不同的反應,其根本原因在於價值不同。藍籌股之所以保持股價長期穩定上漲就是由於價值長期穩定增長。在熊市中只不過是價格低於價值的階段,在牛市中低於價值的部分得到補償,整體價格保持上漲。
從道瓊指數一百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優質公司的關鍵是長期穩定增長,能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好公司並不多。因此,站在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應以大型藍籌股為主,且一定要以長期投資為主。
⑵買進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
積極型交易者會嘗試在盡可能靠近一個下降趨勢的底部,並且即將開始一次新的上升趨勢的時候買進股票
⇒ 投資想要獲取更大的報酬率,不僅要具備擇時能力,還要具有出色的選股能力。
⑶短線投機可以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股票
◎牛市:第一期買進藍籌股、第二期買進次優股、第三期買進低價股。
◎熊市:第一期所有股票都會大跌,不應該考慮買進股票,但在反彈期買進藍籌股、第二期不考慮買進任何股票、第三期在將盡之時,買進藍籌股。
⑷利用相對強度選擇投資類別
相對強度是指一支股票與一群股票或大盤指數之間的比率關係,利用相對力道的概念,透過不同股票(或不同市場的商品)之間的差價或比價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投資選股。
牛市應該根據相對強度買進最強勁的股票。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創新高時,要尋找在同一天或稍早也創新高的股票,這些便是最強勁的股票--市場龍頭股。須注意的是,不要在創新高的時候買進,而是必須在回檔中買進,∵它們迅速回升的機會較高。
在市場處於頭部的時候,不可放空強勢股,∵萬一判斷錯誤,損失將十分慘重。放空弱勢股則因下檔空間有限,看對獲利相對不高。∴最好放空相對強度適中的股票,∵萬一判斷錯誤,損失不會太過嚴重,如果判斷正確,會有相當不錯的利潤。
放空強勢股的時機是:當「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都已經呈現中期或長期頭部的時候,而且有趨勢變動的頭部形態加以確認。此時若有出現一至三天的恐慌性暴跌走勢,最好迅速平倉獲利了結。∵許多買盤會基於先前的相對強勢而在低檔接手,∴它們會迅速反彈。
三、道氏10法
⑴以股票指數成分股為依據,進行選股投資
投資的基本原則是:選擇具備升值能力,同時股價<股票價值一定程度的股票。由於道瓊指數成分股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的股票。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道瓊指數成分股為依據,進行選股投資 ⇒ 道氏10法建議投資者買進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中收益最高的10種股票
⇒ 以台股來說,買進台灣50和中型100共150檔成分股裡,股利殖利率最高的10檔股票。
以1928年~1997年來說,道氏10法、道瓊平均指數和S&P 500指數的年複合收益率分別為13.21%、11.4%和10.64%。道氏10法成功的原因有①價值投資是以許多優秀的「倖存者」公司為基礎,∵它們被選為成分股的基礎正是它們的優越性、②高股利策略,∵高股利的大型股的確能比低股利的大型股會帶來更高的收益率。最後切記,真正優質的股票是非常稀有的,一旦選中就要堅定信心,長期持有。
※參考資料
股雲:「道氏理論 第28章 道氏理論模型」
股雲:「道氏理論 第29章 趨勢確認模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