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手機與平板崛起,5大電子產業逢巨震
台灣是電子王國,當重大趨勢形成,即可能讓整體產業重新洗牌。跟對趨勢的可以一起上天堂;沒有跟上趨勢的,輕則獲利衰退,重則大幅虧損甚至破產重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崛起,對全球的5大電子產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如下:
◎電子品牌產業:難有永遠的贏家
◎觸控面板產業:一度風光,高競爭壓縮獲利
◎鏡頭模組產業:爆紅,塑膠鏡頭揚眉吐氣
◎線上遊戲與社群產業:遭行動市場分食
◎電子書產業:被平板取代,靈活轉型者仍能獲利
|
崛 起 |
衰 落 |
電子品牌產業 |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品牌(蘋果、三星、2498宏達電、RIM) |
傳統手機品牌(諾基亞)、PC與NB品牌(東芝、2353宏碁) |
觸控面板產業 |
觸控面板(3584介面、3622洋華、3673
F-TPK、2384勝華)、觸控IC(2458義隆電、3556禾瑞亞) |
|
鏡頭產業 |
塑膠鏡頭(3008大立光、3406玉晶光) |
玻璃鏡頭(3441聯一光、6209今國光、3019亞光) |
遊戲與社群產業 |
手機遊戲與社群(Rovio、Line) |
桌機遊戲與社群(3083網龍、35465宇峻、5278尚凡) |
電子書產業 |
|
電子書供應鏈(8069元太、6143振曜) |
一股產業趨勢的興起,總是有贏家,也有輸家,反映在股價上,可能一個漲10倍,一個慘跌90%,並且贏家要從雲端摔下來太容易,輸家要轉型成功難。若看不懂產業趨勢就貿然投資,結果恐怕慘不忍睹。
二、科技走向輕薄化,跟上趨勢才能生存
NB與行動裝置的輕薄化趨勢,對相關產業造成各種程度的影響,如下:
◎機殼產業:高階金屬機殼產業興起,塑膠機殼漸沒落
◎觸控面板產業:內嵌式觸控需求大增,重擊觸控面板業
◎鏡頭模組產業:鏡頭模組需求增,大立光憑技術領先稱霸產業
◎NB連接器產業:NB連接器遭淘汰,及時轉型尚有生機
◎手機按鍵產業:手機按鍵遭淘汰,及時轉型尚有生機
|
崛 起 |
衰 落 |
機殼產業 |
高階金屬機殼(2474可成、2354鴻準、5264
F-凱勝) |
塑膠機殼(3508位速)、中低階金屬機殼(1569濱川、4942嘉彰、6235華孚) |
觸控面板產業 |
|
觸控面板(3673 F-TPK、2384勝華、3622洋華、3584介面)、觸控供應鏈(3149正達、3615安可、2429銘旺科、4933友輝) |
鏡頭模組產業 |
塑膠鏡頭領先廠(3008大立光) |
塑膠鏡頭落後廠(3406玉晶光、3630新鉅科、3019亞光) |
NB連接器產業 |
|
NB連接器(3605宏致、3526凡甲、3646艾恩特、6126信音、3511矽瑪) |
手機按鍵產業 |
|
手機按鍵(2402毅嘉、3311閎暉) |
若公司沒有走在正確的產業趨勢上,唯有轉型一途才能讓公司重拾獲利能力,並且愈快轉型愈好,切莫留戀過去的榮景而延緩決策。
三、網路交易時代,電商、網路服務倍速成長
台灣是硬體王國,著墨在軟體的上市櫃公司並不多。互聯網產業區分如下:
◎電子商務產業:產值高速成長,網購、貨運受惠
①網購B2C模式:近年高成長,營收成績單亮眼(8454富邦媒、8044網家)。
②C2C與B2B2C模式:有先天缺陷,獲利未見爆發力(4965商店街)。
③貨運業:隨網購熱潮連帶沾光(5609中菲行、2608嘉里大榮、2636台驊、5603陸海)。
④零售百貨:市場被網購侵蝕,獲利受挫(2347聯強、2430燦坤、2903遠百、2910統領)。
◎網路服務產業:媒合各種需求,2家公司最具代表性
①3130一零四:人力網站龍頭,長線發展穩健。
②5287數字科技:提供多元平台,帶動高成長。
互聯網產業門檻低、變化多,會引來較多競爭者,失敗率也高。不過若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可創造出強大的網路優勢(平台效應),未來市占率可逐步提升,∴投資須注意公司成長率。
四、搶賺自動化成長大餅,3大產業光芒四射
美國人薪資是中國、東南亞的數倍,因此「加速自動化」是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最後一塊拼圖。此外,中國與東南亞的人力成本也持續上升,讓廠商不得不加速自動化的進度,可見全球自動化產業具有長線成長性。自動化產業的族群分類如下:
◎自動化設備關鍵零組件:3家公司各領風騷
①1590 F-亞德:氣動元件應用範圍涵蓋整個製造業。
②2049上銀:自動化設備關鍵零組件在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
③8083瑞穎:美國自動化倉儲比重升,帶動獲利成長。
◎工業控制器:自動化設備的大腦
台灣多數工業電腦廠商都有涉獵工業控制器產業,其中有4家是工業控制器的比重較高:8050廣積、6166凌華、6414樺漢、8234新漢。
◎自動化設備組裝廠:易受景氣影響
台灣自動化設備廠主要有6家:3498陽程、2464盟立、6125廣運、6234高僑、8064東捷、5443均豪,大客戶占營收比重高是各家共通特性。
自動化產業雖然具有長線成長動能,但產業特性較為特殊,投資人須注意的重點有:①關鍵零組件廠與日本廠商競爭較激烈,產品競爭力會受匯率影響、②工業控制器廠商具備工業電腦特性,營收與獲利都相對穩定、③自動設備廠則因其設備股特性,營收與獲利波動都相當劇烈。
五、從產業規格演進找投資機會―以電信業為例
從全球各世代電信產品(1G→2G→3G→4G→…)銷售量走勢可發現,從規範訂出到實際流行,通常需要一段時間。
◎電信規則轉換期,5大相關供應鏈觀察重點
①PCB相關2大廠,因新技術轉換而受惠(5349先豐、2383台光電)。
②進入4G時代,砷化鎵功率放大器產業獲利揚升(2455全新、3105穩懋、8086宏捷科)。
③4G手機帶動被動元件產業需求成長(2456奇力新、3221台嘉碩)。
④電信產業因3G獲利增,但4G時代恐難複製(2412中華電、3045台灣大、4904遠傳)。
⑤檢測產業,新一代通訊技術帶動獲利(6146耕興、3289宜特)。
電信產業從2G到3G時獲利提升,但3G到4G時就沒有。此外,在每個轉換期帶來的高成長,通常只維持1~2年的短暫現象,等到轉換期過後,成長性即消失,甚至會出現衰退走勢,若是把轉換期的高成長率當作長期成長率,而給予過高的本益比評價,可是會吃大虧的。
六、掌握未來科技趨勢,發掘利基提前布局
未來的科技發展,有6股不可忽略的重要趨勢,包括:
◎共享經濟:挖掘物盡其用的商機
①共享乘車服務,Uber為代表,可能影響傳統計程車產業(2640大車隊)。
②共享住宿服務,Airbnb為代表,可能影響傳統旅宿業(2707晶華、2705六福、2704國賓)。
◎大數據:蒐集用戶習慣精準行銷,台股相關概念股為6214精誠。
◎物聯網:成長性高,但應用領域分散。
◎3D列印:技術成熟後,才能正式起飛,可能受惠有3570大塚、8416實威。
◎行動支付:普及後,將有大幅成長,可能受惠有3529力旺、5490同亨。
◎無人駕駛汽車:普及後,車禍發生率可望降低,可能受影響的公司有6605帝寶、1522堤維西、1319東陽、1339昭輝。
既然是科技,就代表發展與改變速度相當快,有可能今天大家還在談論的趨勢,明天就被新的趨勢取代了;今天大家認為還不成氣候的技術,可能明天就被大量採用了。∴必須持續關注相關科技的演進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參考資料:
「財報狗這樣選對成長股」,作者:財報狗,出版者:Smart智富,2016年1月初版二刷。
※圖片來源:
https://doqvf81n9htmm.cloudfront.net/data/annahu_151/181214/1.jp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