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投資心理學 第8章 投資人社會化與投資狂熱


投資人常常只是憑「感覺」來評價,而這種「感覺」往往是來自投資社會化(investment socialization)。對這支股票,分析師是怎麼說的?投資週刊是怎麼說的?財經頻道是怎麼說的?同事們是怎麼說的?投資人把自己的決策建立在其他投資人的意見上面。投資社會化的過程,將許多人的意見變成共識的「事實」。

主流共識與所謂的社會壓力非常類似。當您與眾人的看法不一樣的時候,會使您對於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而當您與眾人的意見相同的時候,則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過度自信。當您了解到其他人對於各檔股票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時,社會共識(social consensus)就形成了。當投資人按照這個共識來行動時,一窩蜂(Herding)就形成了。

投資人的一窩蜂比起羚羊沒什麼兩樣。羚羊通常群聚在一起,為的是保護自己抵擋肉食的入侵者。一分鐘前您還看到一群羚羊十分安靜、什麼都沒做,下一分鐘卻發現牠們已如風似地飛奔起來。羚羊總是張大眼睛、豎起耳朵,好讓自己知道其他羚羊的動靜~牠可不希望自己被孤單的遺留在後面。這就像投資人每天必看財經頻道,甚至密切追蹤網路聊天室的訊息一像。這種跟隨大眾一窩蜂的作為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會進一步誇大心理偏誤,使您的決策建立在對群眾的「感覺」上。而不是建立在正式分析的嚴謹上。

如果您觀看金融與商業的新聞頻道,沒完沒了的商業廣告,一個接一個告訴您,投資一定要快,慢的先死。這種要求自己要在訊息發生的傾刻間迅速做出新決策,使自己能夠與大眾同步(甚至打敗大眾)的做法,其實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投資與賭博一樣,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這種對速度的要求,使心理偏誤效果更加擴大。速度如水,載舟亦覆舟。例如,1997/4/11金融時報刊載一則Czech價值基金(Czech Value Fund)的消息:該基金投資在一些有詐欺嫌疑的公司,目前正面臨巨額虧損。當這個消息傳播開來後,代號CVF的股票立刻巨量下跌32%。問題是CVFCastle Convertible Fund的縮寫,而不是Czech Value Fund。在當天接近尾盤時,Castle Convertible Fund的股價已大致恢復,但是這並不能彌補那些在低點賣出的投資人的損失。由此可見,當人從眾的時候,就會被當下的情緒給逮住,而一旦按照情緒來投資,通常是以惡劣的報酬率收場。

所謂投資俱樂部(Investment Club)就是常常聚在一起的一群家庭、朋友或同事,拿出自己的錢來匯集在一起,並投資在股票市場上。投資俱樂部的快速增長係投資社會化的一項表徵。財經刊物常常宣稱有60%66.7%的投資俱樂部打敗市場,但是我們曉得連大多數的共同基金都無法很有系統的擊敗市場。事實上,六成的投資俱樂部績效表現都不及市場,而接受財經刊物調查且回應的,很可能都是那些獲得高報酬的俱樂部,所以,投資俱樂部的績效調查存在重大偏誤。

雖然俱樂部的目的是要創造一個環境,可以讓會員學習投資並獲得良好的報酬,但是,大部分的投資俱樂部同時具有重要的社會互助功能。亦即,聚會本身具有一種讓各個家庭或是朋友定期聚會、從事社會連結的功能。投資俱樂部的社會互動(social dynamics)對於投資是否成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成功的俱樂部要求所有的投資決策都必須建立在嚴謹的分析研究報告上,而不只是關於一家公司的故事而已。因為這個方法使他們能夠避免一些心理偏誤,讓決策建立在邏輯與理性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情緒基礎上。所以,正式的投資形式有助於避免心理偏誤。相反地,正式度很低的投資形式反而使偏誤更為惡化。

如果很多投資人以共同的方式被心理偏誤所影響的話,整個市場可能都受到影響。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網路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因為市場PE比的歷史平均值約15左右,而1990年底時,Yahoo!P/E比高達1300eBayPE比更高達3300。很多投資人和分析師對於網路公司的超高市值感到困惑,面對這麼高的PE比,很多分析師所下的結論是:現在是一個經濟新革命的時代,需要一個新的評價方法。以致投資人對於所謂的「達康股」(.COM)幾乎瘋狂,一見這種股票上市,就急急搶進。然而,很多公司完全沒有或者僅有有限的網路經驗,卻只因為改名就享受了大幅度的股票漲幅,這些公司的核心事業其實都與網路無關,也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擁有足夠的專業與經驗可使他們成功。然而,狂熱的網路投機客卻教它們的股價不斷飆高。在2000年的時候,泡沫終於破滅了,以網路股為主的TSC網路指數,從當年3月高峰到12月的這段期間,大跌了79%,相較之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卻上漲了4%

世事愈是改變,人愈是固執不變。市場泡沫不是新鮮事,也不是很稀有的狀況。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市場泡沫之一是發生在1630年代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ip mania),一個球莖價值近10萬美元?直到一位外地來的水手,一個不小心才把鬱金香的球莖價格泡沫給戳破了~把球莖誤以為是洋蔥給吃了。一個球莖真的值那麼高的價格嗎?一種恐慌突然在市場上爆發開來,短短一個禮拜的時間,球莖竟突然變得幾乎一文不值。

現代的市場泡沫(market bubbles)也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下面列出一個敘述句,其中有一個空格,請問您會怎麼填?

 

我們身處於一個新時代,

     )已經在一個新型態的經濟裡形成了,

那些還卡在老舊方式的種種,很快就會消失無蹤,

傳統的公司評價技術再也無法掌握這次革命所帶來的價值。

 

您很可能會回答「網路」。但是如果您是生長在1850年代,您可能會回答「鐵路」;如果您是生長在1920年代,您的回答可能是「聯邦準備制度」;如果是在1950年代中期,答案也許是「新經濟政策」;即使是近在1990年,您可能會回答「生物科技」。不管是哪一個,這個理性化的理由都伴隨著一個大多頭,以及接踵而來的一個大空頭。重點是,價格泡沫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每一個泡沫都有些共同點。當然其中的細節會改變,但是基本原則始終如一。市場狂熱造成市場泡沫,而造成市場狂熱有三個因素:

1.短視(Short-Term Focus

身處於市場泡沫當中,人的想法會比較接近於投機者,而不是投資者。人們買進某支股票不是基於該公司的產品、市場佔有率以及管理團隊的未來性,而是因為投資人認為這檔股票在未來的幾週或者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股價會上漲,至於這家公司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或是管理素質都變成了附屬品,一點都不重要了。

2.信心(Faith

「這次不一樣。」、「舊有的評價方法再也不適用了。」在市場泡沫形成期間常常會聽到這種類似的論調,因為超高的價格實在沒有辦法以傳統的方法來解釋。在市場泡沫期間,投資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勤奮用功的基礎上。

3.社會認同(Social Validation

在市場泡沫當中,股票投資在很多社交場合的談話內容變得非常流行,線上的討論群組更是熱烈的不得了,投資性的談論節目或Call-In節目不斷增加,均在在顯示了投資已經侵犯到生活的其他部分了。

 

股票市場的泡沫並不是因為經濟或者新技術而形成的,它的發生是因為人的心理。新經濟與新技術只不過是一種號召,這種號召使得泡沫呈現出來而已。當人的過度自信與情緒一旦結合起來,就有問題了。如果每一個人都陷入自己的心理偏誤,問題就嚴重了。

 

※參考資料:

「投資心理學」(Psychology of Investing),作者:John R. Nofsinger(約翰.納夫辛格),譯者:郭敏華,出版者: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10月初版一刷。

※圖片來源: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Rq32c1OEFTokeVo__De6LWyCb3_leCcyVSw&usqp=CAU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