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企業、政府都會利用會計制度對現金流量進行追蹤或分類;另一方面,在人的心智中,則採行所謂的「心理會計系統」(mental accounting system)。心理會計系統可以想像成存在人們心智中的檔案櫃,每個決策、行動與結果都可放在檔案櫃中不同的檔案夾裡面,所以檔案夾中包含了每個特定決策的成本和效益。一旦某項結果被派入其中一個心理檔案夾時,我們要再用不同的角度來檢視這個結果,就很困難了。從心理會計衍生出來的是,它會以一種非預期的方式來影響人的決策。
例如:J氏夫婦希望5年內能買一棟度假別墅,而目前有1.5萬美元的銀行存款,年利率10%。最近剛剛貸款買了一輛1.1萬美元的新車,3年期,年利率15%。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情況,很多人一方面把錢放在銀行賺取較低的利息,另一方面卻以較高的利息向銀行借款。如果他們當初購車所需的1.1萬美元是從自己的存款提出,則在第3年底時會多出1千美元。換言之,金錢本身是沒有標記的,人卻自行貼上標籤,諸如骯髒錢、容易錢、免費的錢等等。J氏夫婦為了度假別墅所做的存款被放入心理帳戶中,並貼上標籤叫做「度假別墅」,但是如果能將購買新車的心理帳戶整合在一起,可以使J氏夫婦的財富最大化,可是顯然J氏夫婦並沒有讓自己這麼做。
人們運用財務預算來記錄並控制支出,人的頭腦則利用心理預算(Mental Budgeting),在每個心理帳戶中將特定消費的效益和成本一起處理。心理預算程序使情緒上的痛苦和情緒上的喜樂彼此配合。人通常喜歡即買即付(pay-as-you-go)的支付方式,因為這種方式讓因購買而發生的效益與成本緊密配合。現在來思考一組與支付時機有關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假設六個月後,您打算為新居購買一台洗衣機和一台乾衣機共需花費1,200美元,現在有兩個付款方式可以選擇:
A.在洗衣機和乾衣機送貨到府之前,月付200美元,6個月付清。
B.在洗衣機和乾衣機送貨到府之後,月付200美元,6個月付清。
請注意,這兩種付款的總金額是一樣的,只有支付的時機不同。請問您會選擇哪一種?結果有84%的人偏好延後付款的方式(選項B),而這樣的選擇與心理預算程序中的成本效益配合的原則一致,亦與傳統經濟學的論點一致,因為在考量貨幣的時間價值之後,選項B是比較便宜的。
第二個問題:假設您計畫在六個月後去加勒比海度假一個禮拜共需花費1,200美元,現在有兩個付款方式可以選擇:
A.在度假前的六個月,月付200美元。
B.在度假後的六個月,月付200美元。
同樣地,付款的總金額是一樣的,只有支付的時機不同。請問您會選擇哪一種?結果有60%的人選擇先付款再度假(選項A)。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會比較喜歡選項B,因為在考量貨幣的時間價值之後,選項B是比較便宜的。但大多數人卻選擇選項A,為什麼?
因為人們偏好的付款方式因情境而異。在預付或者預借的決策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本項購買預期能產生多少快樂。一般人對於他所使用的商品或是服務,似乎很希望使用期間能與支付期間彼此配合(例如:洗衣機和乾衣機的效益在購買後可以使用相當長的時間,成本與效益能彼此配合)。當商品或服務是很快就消費掉的時候,人都表現出一種嫌惡負債(Aversion to
Debt)的傾向。所以對於那些很快就消費掉的購買品,人們並不喜歡舉債購買(例如:融資度假,短期效益、長期成本,成本與效益不配合)。
傳統經濟學認為沉沒成本不是決策的攸關因素。人在決定行動的時候,只會考量現在和未來的成本與效益,至於過去的成本就非屬攸關了。可是在真實世界中,人在對未來做決策的時候,常常會考慮到那些歷史的、無法收回的成本,這種行為就稱為沉沒成本效應(Sunk-Cost Effect)。沉沒成本效應是一種承諾的擴大效果,一般的定義是:「一旦在金錢、時間或者其他方面已經做出投資的時候,就會產生更強烈的傾向,要繼續努力下去。」
沉沒成本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構面:規模大小與發生時機。例如:有一家人持有一場籃球比賽的門票40美元,這場球賽是他們期盼已久的,可是在比賽當天發生了一場暴風雪。①如果門票是自己花錢買的或是別人贈送的,請問在哪一種情況下,比較有可能去看球賽?②如果門票是一年以前就買好的或者是昨天才買的,請問在哪一種情況下,比較有可能去看球賽?
①照理說,暴風雪的惱人與看球賽的快樂拉扯之間,該40美元並不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人在決定「去」或「不去」的時候,還是會考量到沉沒成本的。付錢買票時已經開立一個心理帳戶,如果不去看這場球賽就得被迫將這個心理帳戶給關起來,卻沒有取得購買的任何好處,造成一個認知上的損失。而為了避免損失所帶來的情緒痛苦,所以比較有可能去觀賞球賽。可是如果門票是免費的,則這個心理帳戶即使關閉,也不會有任何的效益或損失。簡言之,沉沒成本的金額大小是決策時一項被考量的因素。
②門票不管是什麼購買的,40美元的票價是沉沒成本。在沒有獲得任何效益的情況下,關掉一個心理帳戶,這當中所帶來的痛苦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減弱。所以,如果是昨天才買的門票,是比較有可能去觀賞球賽。換言之,沉沒成本的負向衝擊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減低。
以上的例子說明了,人們願意花費一些金錢上的成本,來促進心理預算過程。對於某些購買,人們願意預付款項,也喜歡在工作後再取得報酬,不論是先付款或者是後領錢,都未能善加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傳統經濟學指出,人們偏好延後支付、加速收款,如此才能夠使財富的現值獲得最大化。心理會計使人們希望能將因為購買而產生的情緒成本與效益相互配合,但是這種決心常常導致代價高昂的決策。
投資人傾向於把每一個投資放進一個不同的心理帳戶,每一筆投資都會被個別對待,但是各項投資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則不受重視,被投資人忽略了。這個心理過程對於投資人的財富會產生幾個負面影響:
①心理會計使處分效果益加惡化,投資人會避免賣出虧損的股票,因為把虧損的股票賣掉會把該筆心理帳戶關掉,帶來後悔。以換股操作來說,賣出虧損的弱勢股票,同時買進另一檔較強勢的股票,為什麼在實務上並不常見呢?主要是因為投資人傾向於把賣出虧損股票看成一種心理帳戶的結清,而買進新股票是開立另外一個心理帳戶。這樣的心理處理程序會造成兩種結果,首先,考量兩個帳戶彼此間的交互作用可以增加投資人的財富,可是投資人傾向忽略不同帳戶之間的互動關係;其次,結清虧損股票的帳戶使投資人感到後悔而不願意賣掉。換言之,投資人採取行動以避免後悔,卻不是採取行動追求財富的最大化。
②心理預算程序進一步強化不願認賠賣出賠錢股票的心態。隨著時間的經過,當初購買虧損股票的投資就變成一項沉沒成本,因浪費沉沒成本而產生的情緒痛苦,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慢慢減弱,所以晚一點賣出賠錢的股票在情緒上所受到的挫折會來得低一些。
③心理會計影響投資人對投資組合風險的認知。忽視不同投資之間的互動關係的傾向,會讓投資人錯估增量風險~對於某一檔股票加入現有投資組合所造成的風險變化做出錯誤的估計,無法帶來如同投資組合理論所顯示的那種多角化利益。也就是說,採取心理會計程序往往無法有效降低風險,因此之故,投資人在他們所選定的風險水準下,並沒有達到報酬的最大化。
※參考資料:
「投資心理學」(Psychology of Investing),作者:John R. Nofsinger(約翰.納夫辛格),譯者:郭敏華,出版者: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一刷。
※圖片來源:
http://2.bp.blogspot.com/-71RCIyN1gI0/Utlw4fo44hI/AAAAAAAARqY/D60M-xZ8Abc/s1600/o_2013_3742.jp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