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交易聖盃 第2章 判斷偏見:金融交易為何那麼困難?

 

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從事市場交易,而這些信念一旦形成之後,就不太可能改變。另外,進行交易的時候,我們自認為已經考慮所有相關的資訊。可是,經由信念產生的篩選,往往讓我們忽略掉很多最有用的資訊。
整體而言,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每天所需要處理的大量資訊。根據數據顯示,就現在的電腦設備來說,資訊流量大約每年都會成長一倍。很多交易者都同時觀察24台螢幕,讓自己「黏」在螢幕上,不希望漏失任何資訊。研究資料顯示,交易者與投資人如果要同時觀察全球各地的每個市場,每秒可能會看到數以百萬計的資訊。
人類即使在最理想的狀況下,處理資訊的意識能力頂多能夠同時處理59項不同資訊。每項資訊可能是一個數字(EX2),也可能是由很多數字構成的數據(EX687,941)。舉例來說,各位不妨瞄一眼下列數據,然後嘗試默誦一次:

6, 38, 57, 19, 121, 212, 83, 41, 917, 64, 817, 24

您能記住每個數據嗎?一般人恐怕不行。可是,我們所面臨的是每秒數百萬個數據資訊,而且我們所需要處理的資訊流量每隔幾年就會成長一倍,怎麼辦?
我們會做一般化而剔除、扭曲相關資訊。譬如:「我對股票市場沒有興趣。」這個念頭就會讓我們拋棄將近90%的市場資訊。即使是我們有關心的資訊,通常也會做篩選,根據所設定的準則,很多資訊都被拋棄了,使得我們的意識能夠處理所挑選的資訊。資訊經過一般化之後,很多交易者/投資人還會做進一步扭曲,使其成為指標。所以人們進行交易所根據的是「他們對於扭曲資訊的信念」,但這未必是、也未必不是有用的信念。
心理學家對於這類的資訊剔除與扭曲稱為「判斷力啟發」(judgment heuristics)。稱為「判斷力」是因為這些東西會影響我們的決策程序;稱為「啟發」是因為它們都屬於經過整理、歸納之後的捷徑。透過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篩選、整理我們認為重要的資訊。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出市場決策。
可是,對於交易者來說,必須瞭解這些東西會影響我們設計的交易系統,以及我們所做的交易決策。所以,當我們交易的時候,總是假定自己會考慮所有可供運用的資訊。事實上,我們的篩選程序已經剔除很多有用的資訊。
人們尋找自己理論的錯誤,這方面努力對於知識進步的貢獻程度,遠超過證明自己的理論正確。如果這個見解正確,我們愈瞭解自己對於市場之信念與假設的錯誤,就愈能夠在市場上賺錢。
因此,本章宗旨在於探索這類判斷力啟發或偏見,將如何影響交易/投資程序。

一、影響交易系統發展的偏見
⑴表述偏見(representative bias
人們認為當某甲東西用以表示某乙東西,那麼某甲就真的可以代表某乙。所以,當我們看到日線圖的一根K線時,多數人認為這就代表一天交易的資訊。如果我們想知道更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更短期的走勢圖(例如:5分鐘走勢圖)。可是,我們之所以採用日線圖,目的不就是為了避免處理過多的資訊嗎?事實上,這根K線--不多不少--只是白紙上所畫出的圖。而且,有很多值得參考的資訊,並沒有包含在日線圖裡。
就期貨而言,譬如:相關交易是來自新倉或平倉?相關交易涉及哪類型的參與者?整天的交易是否完全來自於場內交易員彼此之間的「互鬥」?有多少交易是來自於最低交易單位(一口)?又有多少涉及大額交易?大型投資人的買、賣情況如何?共同基金或期貨基金經理人的進出狀況如何?就現貨而言,譬如:市場參與者是誰?有多少人目前持有多頭、空頭部位?部位規模如何?
這類資訊都是存在的,就目前電腦設備來說,交易所可以提供很多這方面的資訊。可是,擁有這些資訊之後,您知道如何運用嗎?
另外,日線圖沒有辦法提供①任何有關統計機率的資料(例如:X事件發生,Y事件發生的機率是多少?)、②心理資訊(這方面資訊會透露多頭與空頭的信念強度)。
請記住,您所看到的K線,只是白紙或電腦螢幕上的一根K。您可能認為這根K線=一天的市場行情。事實上,您頂多只能視為「某天市場行情的代表」,代表的是整天交易之實際狀況的摘要資訊。可是,很多人擬定交易決策時,實際上只能代表資訊摘要的日線圖,往往就是他們運用的原始資料,這點是相當可怕的。如同日線圖一樣,很多人把RSIKD、移動平均線、MACD…等指標,直接視為交易對象本身,但它們實際上只是由交易對象原始資料延伸出來的東西。
人們經常根據「看起來如何」做判斷,而不是根據「機率」做判斷。這點很重要,尤其是當您設計交易系統或評估交易系統訊號的時候,您有沒有考慮交易訊號所預測之結果的發生機率?多數交易者不會去測試交易系統,也不知道對於自己的交易系統能夠有甚麼期待。

⑵可靠性偏見
一般人都假定資料正確可靠。軟體資訊商提供的日線圖資料,基本上都蠻可靠的,但類似5分鐘或30分鐘之類的盤中走勢,資料精確性就可能會有問題。以致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擁有一套好系統,實際上卻是壞資料使得系統看起來不錯。反之,我們所認定的爛系統,實際上卻是壞資料使得好系統看起來很爛。

⑶樂透偏見(lotto bias
當我們能夠透過某種方式操縱資料時,往往會強化信心,這種心理稱為樂透偏見。例如:我們根據日線圖進行交易,或者運用某些方法進一步操縱或處理日線圖,直到我們對於相關資料有信心為止,然後進行交易。在這進一步操縱或處理程序本身,通常都會增添我們的信心。
所謂彩券偏見是指投注者可以自行挑選號碼,這會讓人們產生一種取得控制的心理,覺得勝算會因此提高。人們認為,只要挑對幾個號碼就可以發大財。對於金融投機客來說,他們想要的是挑對幾支股票,至於如何找到賺錢的股票,多數人則希望由別人告訴他們。
有些人認為運用完整的交易系統自行產生進場訊號(例如:MultiCharts),如此一來,因為在進場點的位置,市場表現完全符合交易者的預期。所以,您覺得可以掌握某種程度的控制--不只是進場點而已,甚至還包括整個市場。不幸地,一旦實際進場之後,市場就會做它想做的任何事,您再也沒有任何控制權(除了部位的出場點)。
很多人認為交易系統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能夠讓他們賺錢的進場訊號。然而,進場訊號只是其中最不重要的,而且出場訊號遠比進場訊號重要。
彩券偏見是人們為了因應缺乏控制而產生的反應。我們對於環境缺乏控制的感覺,很多人寧可欺騙自己,運用某些方法讓自己覺得擁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權(實際上沒有)。事實上,我們只要對於自己的行為取的控制權,那就夠了
彩券偏見使得人們經常不能得到在金融交易市場上致勝的資訊,他們只得到他們想聽的,就像真正的暢銷產品通常是人們「想」要--而不是「需」要--的東西。

⑷小數法則(law of small numbers
小數法則告訴我們,人們很容易根據少數案例歸納結論。例如:只要看到連續4天的狹幅盤整線形就代表是進場的訊號,因為價格即將大漲。
當我們瀏覽價格走勢圖的時候,我們很難抱持著中性、客觀的立場觀察資料,我們會注意某些特別顯眼的東西,然後根據這些資料歸納結論。我們會挑選那些獲致重大成功的方法,忽略失敗或平淡無奇的玩意兒,所以,即使抱持著很謹慎的態度,往往還是會高估交易系統的實際效用。

⑸心態保守的偏見(conservatism bias
心中一旦抱持某種交易構想,心態保守的偏見會取而代之:我們不能體認、甚至看不到相反證據。我們只能看到支持特定構想的少數案例,看不到更多的相反案例。
這種偏見顯示,人們總是在市場上搜尋他們想要看到的東西。所以,多數人的態度並不客觀,他們對於市場抱持著特定看法,無法融入市場脈動。換言之,他們只看得到他們想要看的。

⑹隨機偏見
人們之所以會猜測行情的頭部或底部,是因為他們認為行情隨時可能反轉。基本上,他們認為金融市場價格行為是隨機的。可是,這種假設正確嗎?即使市場價格行為是隨機的,交易難道就沒有創造穩定獲利的機會嗎?
根據實際的市場價格分配觀察,人們往往都會低估價格極端變動事件的發生機率。換言之,人們推估的風險程度,往往都會顯著低估=承擔的風險過高。市場頂尖玩家湯姆.巴索(Tom Basso)曾說:任何單一部位承擔的風險,如果超過帳戶淨值的3%,那就等同於沒有明天的「西部槍客」。
金融市場並不是完全隨機的,即便是隨機的,人們也未必瞭解隨機性質。隨機狀況下也可能產生相當長期的趨勢,但多數人發展各種理論來解釋這種長期的隨機走勢。因此,到處尋找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型態,假定一些完全沒有根據的因果關係。
隨機偏見(以及彩券偏見)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讓人們想要猜測行情的頭部或底部。我們想要「正確」,想要控制市場,於是把自己的觀念投射到市場上,這讓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判斷行情頭部與底部的位置。只是,想要這麼做的人,將注定失敗。

⑺需要瞭解的偏見(need-to-understand bias
多數人設計交易系統時,會受到「需要瞭解的偏見」的影響。這些人完全忽略了市場的的隨機成分,很多人甚至認為交易系統不需考慮部位大小的議題。
關於市場之所以呈現某種行情走勢,多數人覺得自己需要透過某些理論來解釋。報章媒體幾乎都是如此,即使他們對於市場一無所知,也會勉強提出解釋。
關於交易系統設計,這種偏見的影響更顯著。人們透過各種奇怪的方法玩弄價格資料與日線圖,然後根據這些經過操縱的資料,建立神奇的理論來解釋行情發展。結果,這些理論有了自己的生命,但實際上完全沒有根據。
我的經驗顯示,除非人們能夠解決本身心理上有關恐懼與憤怒的一些心理偏見,否則就沒有能力處理交易系統設計上可能碰到的問題。

二、影響交易系統測試的偏見
⑴自由度的偏見
交易系統都有可供設定數值的參數,不同的參數值會讓交易系統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種可供設定數值的參數「個數」稱為「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例如:對於包含移動平均線的交易系統,我們可以計算10天期、22天期或其他長度的移動平均線,所以「移動平均長度」就代表1個自由度。
很多人往往認為交易系統的自由度愈大(亦即,技術指標數量愈多)愈好。不幸地,測試過程套入歷史資料的程度愈高,該交易系統實際運用於未來,其績效愈不可能重複歷史測試績效。最佳化程序如果執行得太過分,最終會產生毫無意義的系統~只能精準預測過去的行情。
關於金融交易市場的問題,人們想要知道完美的答案,希望自己能夠精準預測行情走勢。讓我提出幾點警告:①愈瞭解交易系統根據的概念,就愈沒有必要做歷史測試。亦即,對於交易概念的掌握最重要(=交易或投資所根據的概念),只要做最少程度的歷史測試就夠了、②強烈建議各位想像市場上可能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子恐怖攻擊、亞洲採用共同貨幣、失業率飆升120%…等各種情節,如果各位可以理解自己的系統如何因應這些事件,就更能體會系統秉持的概念。
因此,強烈建議交易系統的自由度最好不要超過4個或5個。所以,如果交易系統採用2種技術指標與2個濾網(總共4個自由度),這大概就是您所能夠容忍的。

⑵運用事後資料的錯誤
資料系統測試過程中,交易者往往會使用事後才會發生的資料,這種錯誤相當常見,很容易發生,卻不容易察覺。例如:①引用盤中最高價的資料。歷史測試過程時,我們確實知道盤中最高價,但實際交易過程中,我們在收盤之前無法預知盤中最高價在哪裡、②運用當天收盤價來提供盤中交易訊號。

⑶沒有足夠保障的偏見
對於典型的投資人或交易者來說,如果我們問:「如果行情發展變得非常惡劣,您如何認賠出場?」這個問題通常沒有答案。因為多數交易者不能預期,也沒有考慮交易系統可能碰上的各種情況。更重要者,多數交易者的部位規模都太大了。
部位太大或許可以讓您享有較高的報酬,但最終也會讓交易帳戶爆掉。交易系統設計應該強調低風險的概念,所謂的低風險是:①交易方法的長期績效為正數、②報酬-風險比率(報酬相對於帳戶淨值由峰位到谷底之最大損失的比率)必須在可接受範圍內、③部位大小必須禁得起短期內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而且還能夠達成長期期望績效。
因此,任何值得一試的交易或投資方法,都必須提供足夠的保障,使我們禁得起不利市況的衝擊。

三、影響交易系統實際使用的偏見
⑴賭徒謬誤的偏見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是隨機偏見的自然結果。根據賭徒謬誤,很多人認為,連續失敗之後,成功機率將上升;同理,連續成功之後,失敗機率也會上升。所以,價格連續上漲4天之後,我們期待價格會下跌。
如果真的瞭解賭博的話,那就應該在手氣好的時候,大膽放手下注;反之,如果手氣不好則保守一點。可是,一般人的作法剛好相反。
多數人設計交易系統時,有關交易方法與部位大小的設定,都會受到賭徒謬誤偏見的影響,他們完全忽略隨機性質。換言之,他們相信交易系統是在確定狀況下運作,所以不認為有必要去考慮部位大小的問題。

⑵獲利保守-損失冒險的偏見
「迅速認賠,讓獲利持續發展。」只要遵從這項法則,交易者大概就可以累積可觀財富。可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法則的兩個部分(①迅速認賠、②獲利續抱)都很難辦到。
一般人希望儘快獲利了結,而讓虧損部位有盡可能寬容的迂迴空間。這雖然可以讓交易者享有「判斷正確」的幻覺,實際上卻是「儘快獲利了結,聽任虧損持續發展。」

1.迅速認賠
下列兩種情況,請擇一挑選:①確定虧損9,000元、②有5%的機率完全不虧損,但有95%的機率虧損10,000元。

您會挑選哪一個?根據實驗,約80%的人選擇②。可是②的損失期望值=-9,500(=0 × 5%10,000 × 95%)>①,所以您如果挑選②,表示在交易時,恐怕很難做到「迅速認賠」。
很多交易者看到部位虧損時,通常不願意立即認賠,總希望行情能夠反轉,讓他們得以全身而退。可是,行情通常不會反轉,虧損通常會愈來愈嚴重。很多交易帳戶之所以破產,都是因為不願迅速認賠。

☆問題:為什麼部位虧損時,行情通常不會反轉?
Ans:因為市場行情並不是完全隨機的,就長期的角度來看,行情是會產生一定的多空趨勢

2.獲利續抱
下列兩種情況,請擇一挑選:①確定獲利9,000元、②有5%的機率完全不獲利,但有95%的機率獲利10,000元。

您會挑選哪一個?根據實驗,約80%的人選擇①。可是②的獲利期望值=9,500(=0 × 5%10,000 × 95%)>①,所以您如果挑選①,表示在交易時,恐怕很難做到「讓獲利持續發展」。
部位一旦存在獲利,多數人會擔心獲利消失,所以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急於獲利了結。即使交易系統並沒有顯示賣出訊號,但多數人都難以抵擋獲利了結的誘惑,結果讓部位根本沒有創造重大獲利的機會

這兩種錯誤態度意味著:「抓住每個獲利機會,絕不在虧損狀態下輕易退縮。」可是,真正優秀交易者的作法剛好相反:「不要輕易獲利了結,行情一旦逆轉,立即斷然出場。」

⑶當下部位必須獲利的偏見
不論交易者或投資人,都會面臨一種難以克制的慾望:當下持有的部位必須獲利。這種慾望會造成很大的困擾,為什麼?①當部位發生虧損時、我們會盡一切所能避免承認,繼續持有部位而希望扳回劣勢,以致虧損通常會愈來愈嚴重、②為了保持既有獲利,我們往往會過早獲利了結。
原因何在?人們存在強烈的慾望,想要自己的判斷或決策正確,希望自己的預測正確,不允許根據該預測建立的部位發生虧損。尤其是公開的預測,結果,即使預測精準度非常高,交易績效卻很差。

※參考資料:
「交易.創造自己的聖盃」(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作者:凡.沙普博士(Van K Tharp, Ph.D.),譯者:黃嘉斌,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月 二版六刷。
※圖片來源:
http://s16.sinaimg.cn/middle/4b5d9032gaaa9c61dbb6f&690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