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略建構方式=>+C(K)
買進某月份某履約價格(K)的買權。
二、策略涵義=>風險有限,獲利無窮
1.買進選擇權並支付權利金(CP)=>最大損失。
2.有權利於未來以約定之履約價格、數量,買進標的資產。
3.具主動權要求履約獲得多頭部位。
4.預期未來行情大漲。
三、使用時機
當預期市場未來趨勢看漲,投資人可藉由買進買權之交易策略,在未來標的資產價格上漲時,以低於市價的價格(亦即履約價格)買進標的資產。
這種策略最大的敵人是時間=>時間價值的流逝。所以買進買權若要獲利,不僅標的資產的價格要上漲,而且要立即性的大漲,才會有獲利的機會。
因此,在建立此策略時,不宜凹單久留,若情況不對,立刻平倉出場為上策。
☆思考:使用買進買權策略時,適不適合重押?
Ans:不適合。因為一般都買進價外買權,其履約機率<50%,且有時間價值流逝的問題,若重押很容易不小心就賠光所有資本。
四、履約價格(K)的決定方式
預期行情在到期前的任一時點或到期結算時,至少會大漲至該履約價格之上。
☆思考:此策略的最大損失=?最大獲利=?損益兩平點(不計算手續費及期交稅等費用)=?
Ans:
①最大損失=CP(支付的權利金)
②最大獲利=∞(無限大),實際獲利=內含價值-支付的權利金=Max(Sm-K,0)-CP
③損益兩平點=K+CP(履約價格+支付的權利金)
六、委託下單說明
假設某交易人在2016/09/10現貨指數=9,050點時,預期盤勢即將上漲至9,200點以上,所以決定買進臺指買權:履約月份=10月、履約價格=9,200、口數=2、委託價格=65點,請問該交易人要如何委託該筆買進買權?
Ans:
◎打單系統
◎交易人看盤系統-行動裝置
◎交易人看盤系統-AP版
◎交易人看盤系統-WEB版
☆問題:建立上述案例的買進買權部位,請問①是支付權利金或保證金?②有無保證金追繳問題?③保證金專戶裡的可動用保證金餘額須大於多少,才可以成功送出將該筆委託單?④可以使用什麼委託條件(ROD、FOK、或IOC)?
Ans:
①支付權利金。
②支付權利金者=>無保證金追繳的問題。
③6,500元(=65點 × 2口 × 50元/點)
④皆可。
☆問題:建立上述案例的買進買權部位之後,請問要使用何種方式平倉?
①買進買權、②賣出買權、③買進賣權、④賣出賣權。
Ans:②。詳細委託方式請詳見「第三章 單一策略-賣出買權」之「委託下單說明」。
七、策略應用
◎操作重點:標的資產要立即性的大漲,才會有獲利的機會=>在合約到期(含)前,標的資產價格要上漲超過交易人所設定的履約價格(亦即,從價外->價內)。
◎操作原則:在過去統計資料中,標的資產會突然性大漲的機率較小。所以,操作宜短進短出為原則。
◎操作心法:獲利與停損的設立,遠高於風險的考量。
☆思考:為什麼挑選買進買權策略的履約價格,是預期在合約到期(含)前,標的資產價格要上漲超過交易人所設定的履約價格?
Ans:∵買進的是價外選擇權,其價值=時間價值。因此,若在到期時,標的資產價格未能上漲超過履約價格時,其時間價值=0=>買進的選擇權歸零,∴為了避免選擇權變成「龜零膏」,在操作上就一定要挑選適當的履約價格。
☆思考:為什麼買進買權策略,其操作方式是以短進短出為原則?
Ans:∵①買進的是價外選擇權,而價外選擇權的履約機率<50%=>∴在勝率偏低的情況下,必須選定適當時機+短進短出,方為上策、②一般來說,盤勢在大漲時,隱含波動率漸跌,回跌時,隱含波動率持平。因此,趁大漲隱含波動率漸跌=>權利金漸漸低估時,適時逢高出場往往可以平在相對高點、③急漲後,容易回跌或盤整,然而時間價值的流逝是買方的敵人。因此,在操作上本就不宜獲利續抱。
⑴突破整理型態
在標的資產價格已整理一段期間之後,不論是再創波段新高或突破壓力線時,一般預期會有一段漲幅,但又擔心可能會是假突破的情況,此時即可使用買進買權策略。
由於此種買進方式是追漲策略,風險相對偏高,若選擇買進價平或價內的買權時,當遇到假突破則損失較大,因此,建議買進價外第一檔的買權,且無論盈虧,三天內適時逢高出場是較好的操作方式。
☆問題:上述「突破整理型態」的作單方式,為什麼賺錢不續抱,而是在三天內適時逢高出場呢?
Ans:∵①連續上漲3天的機率不高、②買方有時間價值流逝的問題,續抱留著等結算的價格反而可能<逢高出場的價格。
☆問題:就形態學的角度來說,整理型態有哪些?
Ans:整理形態主要包括:①矩形、②旗形、③三角形、④菱形、⑤楔形。
☆問題:底部型態適不適用上述「突破整理型態」的作單方式?
Ans:底部形態主要包括:①雙重底(W底)、②頭肩底、③圓形底。因底部型態可能有突破後拉回頸線整理的問題,且拉回整理的時間不易掌握,因此,使用此作單方式時,建議買進價外第二檔的遠月買權,以儘量減少因整理時間而造成買權時間價值流失過多的問題。
⑵遇到前波高點或長期均線時
使用此種買進方式時,不論當時標的資產價格的位置,履約價格應選擇高於壓力區第一檔的買權。亦即,此作單方式是期望突破壓力區就大漲,若未過則最多只是損失權利金而已…>運用買進買權損失有限的道理。
☆問題:上述「遇到前波高點或長期均線時」的作單方式,為什麼履約價格是選擇高於壓力區第一檔?
Ans:∵壓力區過與不過?猜測成分居多,此作單方式則類似「埋地雷」的觀念,埋太遠炸不到敵人,埋太近又可能炸到自己。∴建立壓力區上方一檔的履約價格,可預防壓力區不過時,其損失較小。
⑶長多布局
若交易人認為大波段多頭行情已經正式展開,但短線仍有震盪可能性時,此時為了避免時間價值消耗殆盡,可買進價外二檔以上的遠月買權。
使用此種買進方式,通常會搭配週線(或月線)的價量結構、或均線黃金交叉時點、或其他技術分析來建立波段買權部位。
☆問題:既然認為是大波段多頭行情,為什麼不直接使用期貨作多呢?
Ans:迅速認賠&獲利續抱是操作的重要法則。∵①波段行情中最難操作在於看回不回的走勢,以致期貨交易人的抱牢機會不高=>急於獲利了結、②短線震盪時,交易人恐在行情發動前被洗出場、③當選擇權進入深度價內後,其變動會與期貨差不多(δ=1)。∴在買進買權損失有限的特性下,交易人反而能在看對的情況下,獲利續抱。亦即,此種情況的買進方式,相當適合保守型交易人的長線操作。
⑷跌深反彈
因為在實務上,盤勢並非每次跌深都會有反彈的機會。所以,若建立期貨搶反彈的多單部位,反而可能面臨虧損的窘境。
使用此種買進方式時,建議當權利金漲至2倍以上時(例如:權利金從50點漲至100點),可以選擇獲利平倉出場。但若在三天之內,權利金沒有漲至2倍以上,那麼無論何種價位都要平倉出場。
☆問題:為什麼使用買進買權搶跌深反彈時,履約價格要挑選價平或價外第一檔?
Ans:∵①行情在急跌時,隱含波動率通常會上升(=>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選擇權價格會上升),而當跌深反彈時,隱含波動率則會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選擇權價格會下跌),∴若挑選太價外的買權,即使行情果真跌深反彈,權利金報價卻可能不漲,甚至反跌=>行情看對卻賠錢、②若挑選太價內的買權,雖然漲時獲利較高,但若續跌則損失較重=>風險&報酬比率較不恰當。
⑸逆價差過大
因期權合約在到期時,會用現貨價格來結算,所以當逆價差(期貨價格<現貨價格)過大時,可以運用不合理的權利金現象,加上買進買權損失有限的策略,達到獲利目標。
例如:在除權息旺季時,臺股現貨指數=8,800點、8月臺股期貨指數=8,700點(逆價差100點)、8月履約價格8,900的臺指買權=50點,建立買進買權和期指多單的損益分析如下:
成本
|
情況1(上漲200點)
|
情況2(下跌200點)
| |||||
結算價
|
損益
|
報酬率
|
結算價
|
損益
|
報酬率
| ||
買進買權
|
50點
|
9,000點
|
50點
|
100.00%
|
8,600點
|
-50點
|
-100%
|
期指多單
|
8,700點
|
9,000點
|
300點
|
3.45%
|
8,600點
|
-100點
|
-1.15%
|
使用此種買進方式時,建議逆價差≧現貨價格 × 1%,履約價格選擇以現貨價格為準的價外第一檔買權。
☆問題:為什麼在逆價差過大時,使用買進買權策略會比直接使用期指多單來得好?
Ans:∵①合約到期時,會用現貨價格結算,∴以逆價差一定會收斂=0=>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作多有利、②買進買權的損失有限,不像期指多單的損失是無限的=>符合保守穩健原則。
※參考資料:
「期貨與選擇權」(Futures and Options),作者:廖四郎、王昭文,出版者:新陸書局,中華民國96年4月 修訂,三刷。
「選擇權策略王」,作者:何博明(SIMON),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出版。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