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趨勢分析 第17章 摘要與結論


深入研究許多股價走勢圖所展現的迷人現象之後,讀者或許會忽略一項事實,我們僅是透過一種非常不完美的工具,而嘗試衡量供/需的相對力量,並藉此唯一決定股票將如何發展,以及它們的速度與幅度。

請記住,技術分析並不在意供給與需求如何產生;重點在於它們確實存在,而且供/需的互動將產生均衡點。沒有任何人或任何組織能夠掌握或精確評估無數的資料、群眾的情緒、個人的需要、期待、恐懼、估計與猜測,這些因子將結合整體經濟不斷變動的架構,共同決定供/需的力量。可是,所有的這些因子所造成的影響將立即反映在市場中。

技術分析者的工作是解釋市場本身的行為--判讀市場所反映的供/需互動關係。就這方面的工作來說,股價走勢圖是截至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分析工具。可是,為了避免「見樹不見林」的副作用而沉迷在圖形的機制中--每天的細微變動--你應該不斷捫心自問:「這些行為所代表的供/需意義究竟是甚麼?」

你必須具備判斷力與宏觀的視野,不斷回歸最基本的原理,而且永遠不應該忘記的一個事實:圖形並不是一種完美的工具;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機器人;它沒辦法提供簡單明確而任何人都瞭解的答案,也沒有辦法立即轉換為實際的獲利。

我們曾經深入觀察與測試無數的技術性理論、系統、指標與方法,它們都沒有被納入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因為它們藐視判斷力的重要性,試圖透過純粹的機械性方法處理截然不屬於機械性的問題。圖形分析方法都具備最高的實用性,∵它們相對單純,大體上很容易由直覺的角度解釋;∵它們遵守最根本的原理;∵它們代表自然的現象與力量,不會讓我們期待過多;∵它們相輔相成。圖形分析方法大體上可以歸類為以下四個範疇:

 

一、型態學

價格波動所構成的區域型態或排列,配合成交量的發展,它們可以顯示供/需均衡的重要變化。不論是連續型態或是反轉型態,它們都代表力量的一段醞釀期間,蓄集勁道而推動價格走勢(向上或向下),並讓這些走勢轉化為獲利。這些圖形排列(配合成交量)將提供技術分析者大多數的「進場」與「出場」訊號。

成交量本身不能做為技術性的指標。請記住,成交量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多頭市場的峰位附近將自然產生偏高的成交量,空頭市場的底部附近則偏低。成交量將配合價格的趨勢。換言之,如果價格呈現基本的向上趨勢,則「價漲量增/價跌量縮」,反之亦然。可是,這個法則的運用必須保持彈性,不要過度執著於幾天的成交量,即使在空頭市場中(除非發生恐慌性的跌勢)也會呈現「價漲量增」的些許傾向。(「價格可以因為本身的重量而下跌,但需要買盤的力量來推高。」)

相對於先前幾天或幾個星期來說,如果成交量放大,可能代表某個走勢的開始(突破)或結束(高潮),而且這些走勢可能具備暫時或長久的意義。對於任何的走勢,都應該由「價/量關係」中觀察

 

二、趨勢分析

趨勢與趨勢線的研究,將輔助區域型態而判斷價格的發展方向,並評估方向的變動。很多情況下,價格的發展缺乏明確的區域型態,我們可以透過趨勢線而決定短線交易的「進出」,而且也可以避免過早結束有利可圖的長期部位。

 

三、支撐與壓力

支撐與壓力水準是來自於其他人們先前所做的交易或投資承諾。支撐與壓力具備重要的技術性功能,告訴我們部位應該建立在那些價位,但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既有的走勢將在哪裡趨於緩慢或停頓,將在哪裡突然遭遇龐大的供給或需求。

進行一筆交易之前,應該觀察相關的型態,評估走勢的勁道,同時也應該由過去的走勢中分析當時的支撐/壓力,藉以評估部位的報酬/風險結構。支撐與壓力的研究特別適合提供「獲利了結」與「換股操作」的訊號。

 

四、道氏理論

大盤的背景,包括道氏理論的訊號在內。道氏理論可以顯示當時(推定)的主要趨勢方向,不要藐視這個歷經時間考驗的工具。道氏理論的訊號雖然「太遲」,而且又存在種種瑕疵,但它仍是技術分析者的無價之寶。

 

絕對不要忽略股票市場多/空循環中各個階段的普遍性質(請參考道氏理論的相關章節)。這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宏觀視野」--技術分析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絕大部分的個股都會隨著整體大盤的主要趨勢而起伏,只有極少數的股票可能是例外。∴即使你在多頭市場末期的狂飆階段買進最棒的股票,隨後的空頭市場中也可能被迫認賠賣出。

你必須留意整體大盤的發展。整體市場的表現是決定個股供/需力量的最重要因子之一。對抗「投資大眾」或許有利可圖,對抗根本趨勢絕對沒有好處。綜觀股票市場的發展史,主要的多/空循環具有一定的規律而重複發生(=道氏理論的「技術分析三大定律」的第三大定律…歷史會重演)。只要經濟體系繼續維持自由市場的制度,我們就沒有理由假定前述的循環將中斷。請記住,當股價處於歷史偏高的水準,務必保持謹慎之心;當股價處於歷史偏低的水準,買進通常是明智之舉。

成功的秘訣不在於「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重點是:避開發生嚴重的虧損。(你偶爾必須接受小額的虧損。)技術分析者沒有必要隨時在市場中建立部位。市場沒有什麼道理必須每天都發生行情。在某些期間之內--可能長達幾個月--保守交易者的最佳策略是在場外觀望。即使圖形的技術分析顯示某種徵兆,這也不能強迫市場立即採取行動,在幾天之內完成應有的走勢;市場有自己的時間觀念。就如同任何的人類活動一樣,耐心在股票交易中也是一項美德

 

※參考資料:

「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作者:Robert D. Edwards & John Magee,譯者:寰宇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2月初版五刷。

※圖片來源:

https://p3.itc.cn/q_70,a_auto,c_cut,x_64,y_0,w_1152,h_768/images01/20220915/8c2e05d706284f529b7bdf28d2671628.jpeg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