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讀財報選股票 第2-4章 財報檢驗-公司擁有多少現金?


對象──以基本面選股之投資人。

重點──這不是那種雖然賺錢但因周轉不靈而破產的公司,對吧?

 

一、現金的流入和流出

⑴擁有大筆現金是好是壞?

假設公司的獲利率為16%,銀行利率為4%,公司總獲利為:

 

 

 

單位:百萬(英鎊)

金額

獲利率

利潤

現金:500

4%

20

其他資產:500

16%

 80

總資產:1000

10%

100

 

你會發現,現金太多是會拖累公司營運績效的成果。因此必須自行判斷要犠牲多少營運績效,以取得公司得以繼續經營的保障。

 

⑵公司的現金是流入還是流出?

財務報表主要為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是一個附加報表,它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資訊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任何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產生現金,它是答謝股東和提供企業成長所需資金的來源,同時也是確保帳單支付和避免破產的保證。

現金流量表有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所沒有的優點:這是不具爭議性的實際數字,數字本身毫不偏頗。例如:折舊的提列年限應該是40年?或50年?並沒有確切的答案。現金流量表只是簡單的記錄多少現金流入,以及多少現金流出,而且這些都是確定的數字。工廠的重新估價或折舊政策的改變,不會改變手上的現金流動,所以這些資料不會出現在現金流量表上。

 

⑶公司有將盈餘再投資嗎?

想要知道公司是否再投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閱讀現金流量表。有一項標題稱為「資本支出和金融投資」,其下有一個副標題為「固定資產購置減去處分」或是類似名稱,該項應有帶括弧的數字表示(此乃現金流出)。

固定資產購置減去處分本身的數字不具太大意義,我們必須把數字和其他資料做比較。有四個相關數據可供比較:

折舊費用

折舊後固定資產帳面價值

折舊前固定資產帳面價值

固定資產的處分

資產重置是否恰當,從這四種方式來看,都能看出一些不同的訊息,因此多做一些判別是有用的。

 

二、供應商的付款條件──公司的賖帳期限為多久?

公式:平均付款日數=(平均應付款項 × 365)÷ 營業成本

 

平均付款日數(creditor period)告訴我們企業付款的平均天數。就像大部分的比率一樣,需要參考企業背景以及其他比率,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許多企業例如營造業,接受較長的付款日數。當分析平均付款日數時,平均收現日數也必須同時考慮。

 

三、向客戶收款的條件

⑴公司的收帳期限為多久?

公式:平均收現日數=(平均應收款項 × 365)÷ 營收淨額

 

平均收現日數(debtor period)是指公司向客戶收款的平均天數,對於所有企業來說,想要真正了解平均收現日數的內涵,必須考慮企業特性,最好的比較對象就是同業的相關數據。

 

⑵平均收現日數是增加或是減少?

在正常的情況下,投資人會希望平均收現日數能夠維持穩定。平均收現日數的增加可能表示公司信用控制的鬆散,譬如增加五天,會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重大事項。尤其當這個數字遠大於同業的數字時。應收帳款過期會增加倒帳的機會,平均收現日數的減少,表示公司的控管有效。

 

⑶平均收現日數有何重要性?

平均收現日數對所有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數據,因為任何企業都是所謂的買賣業。然而,對於某些特殊行業來說,其重要性大為減少,包括:①產品價值的產生大部分來自於公司內部、②長期合約的簽訂、③公司業務大部分來自於政府機構、④零售業。

 

⑷應收帳款除以營業收入代表的意義為何?

這個比率表示,在年底應收帳款占當年度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如果將這個比率乘上365,會得到平均收現日數。

 

※參考資料:

《讀財務報表選股票:投資獲利10大指標》,作者:Robert Leach,譯者:金雅萍,出版者: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610日初版一刷。

※圖片來源:

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533-fp/s3/media/image/2020/11/23/20201123-113616_U13380_M655183_ed24.jpg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