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讀財報選股票 第1章 不要忽視財務報表


「想投資卻不研究數字,就像玩橋牌不看牌面。」-投資大師彼得林區

 

最佳的投資是你相信這家公司的表現會比市場的預期還要好。公司的財務資料和年度報告透露出以下訊息,而重要的是,這些訊息能幫助決定投資是否正確:

公司的盈餘

盈餘的來源

公司的價值

經營者對公司該年度表現的看法

經營者對公司未來的願景

 

目前大部分的企業架構都是以擁有子公司的母公司型態存在,許多企業的子公司亦同時擁有其他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視集團內所有公司為一家公司,也就是所投資的是一個集團。財務資料上的某些段落會標明是「公司」還是「合併」(或者「集團」),而後者才是必須加以關心的。

投資分析所仰賴的歷史資料無法對未來提出一個可靠的指標,因此投資分析有其先天的弱點存在。然而,目標是要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標的,亦即這家公司表現會比市場預期還要好。如果把財務資料看作是原料,財務比率就是工具,會使用到哪些比率,端視公司類型和想要獲得何種資訊而定。想要徹底了解財務資料還是必須從「比率」(ratio)下手。

比率就是財務報表上的一個數字除以另一個數字。比率能幫助你從財務資料獲得某種企業評價的工具。為了解財務資料的數字意義,下列為十個投資人必問的問題:

企業是否持續成長

成本是否有效控制

這家公司賺錢

公司擁有多少現金

資產是否支持公司市值

公司貸款是否有效運用

是否有潛在問題

管理階層是否足堪大任

我的獲利穩定嗎

我的利益有潛在威脅

 

然而,財務資料的分析非只是計算比率而已。首先,必須縮小投資標的的產業類型。再來,建議從下面三個步驟著手:

利用比率分析財務資料;

將你的看法和報告兩相對照,然後找差異的原因;

將你的結論和報章雜誌、商業期刊、和網路上的評論加以比較。

 

找出之所以對某家企業青睞的三個理由,然後定期地檢視這家企業。只要仍然相信這三個理由,就可以繼續持有這支股票。反之,當這三個理由不再存在,就把股票賣出。股票投資心法的補充:

◎投資了解的產業;

◎不要借錢玩股票;

◎特定用途的資金不能用來買股票(像是房屋頭期款,或是渡假預算);

◎對股價下跌做好心理準備;

◎觀察股價的變化;

◎賠錢時不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如果在心理上無法承受虧損,還是去買公債,並且趕緊把這本書賣給二手書店;

◎正式下單之前先做投資演練,然後再開始小額買進,不要一次將所有資金投入;

◎別想與股票長相廝守;時機到了就脫手;

◎獲利了結前,別大聲嚷嚷;

◎不要自認是投資奇葩,你的獲利必須優於需要付出手續費的信託基金。

 

比率本身的用處仍是有限,必須配合產業特性來了解。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商業特性。會計制度是一種藝術而非科學。就看到的數字來說,不僅反映出事實,同時也是意見的表達。必須思考財務資料的可靠性,尤其在安隆(Enron)弊案爆發之後。

股票是企業的合夥憑證,對於散戶來說,股票是一種理想的長期投資工具。股票提供兩種獲利來源:股利分配和資本利得。

股票是財富的泉源。就長期而言,若持股至少十年以上,隨機選股的績效總是勝過信託基金。顯而易見的,這一切都是手續費在作怪。投資股票能帶來一年12%的收益,甚至包括在股市蕭條時期。

基金經理人的表現很難優於市場,這是因為他們正是市場的一部分。個別基金經理人的表現或許令人驚豔,但是這種奇葩往往只是隨機出現,跟任何操作技術無關。從長期來看,所有表現優異的基金,其超過市場績效的收益,仍無法抵銷所應付的手續費。

 

※參考資料:

《讀財務報表選股票:投資獲利10大指標》,作者:Robert Leach,譯者:金雅萍,出版者: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610日初版一刷。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