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操作守則113 不要對行情背後的理由太過好奇


作為一位大學主修心理學的學生,我最不想上的課程是學習理論,我們在一整個學期中學習無意義的音節,所謂無意義音節是由三個以上的羅馬字母胡亂湊成。二十年後,我終於瞭解教授試圖教我們什麼:浪費時間學習無意義事務的痛苦和煩悶。

市場常常像是我在認知學習課程上的無意義音節:不論什麼原因,市場還是照它所好地採取行動。知道目前市場行為背後的原因只是交易成功的一項紅利,而不是先決條件。

不過,人類的頭腦總是要對為什麼一項行動發生以及另一項行動不發生尋找原因。人類的頭腦是由一群細胞結合而成,所謂記憶就是這些細胞結合成特定的型態,並且可以在未來再度攫取者。成功的交易不需要再度從大腦攫取型態,但是要知道何時必須獲利了結或停止虧損。

如果你從腦中檢索的資訊可以強化市場的多頭或空頭趨勢,你能夠在市場上正確交易,獲取利潤。但是當你檢索的資訊與市場趨勢相反,並且頭腦又試圖挑選股價的高點或低點時,交易能否成功要視市場是否已納入你所攫取的資訊而定。如果市場並未納入你所檢索趨勢即將反轉的革命性資訊,你可能發現你在高點放空,卻要在更高價回補,或者你在低點買進,卻要在更低價賣出。

當市場價格波動時,無論趨勢方向對你的部位有利或不利,你首先必須決定是否能獲利出場,或是需要停損出場。如果你選擇等待「羅馬城燒掉」再說,你就是一位不成功的分析師,進而阻礙你成為一位成功的投資人。當你知道原因後再採取行動,可能為時已晚。

 

※參考資料:

《金融操作守則Ⅰ》,作者:William F. Eng,譯者:詹溢龍,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初版。

※圖片來源:

https://media.zenfs.com/en/cna.com.tw/4ef6379c231ee9b1023f6be06dd51b54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