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投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是指在投資計畫的整個週期中,經常而持續地買進某檔股票,而且每次投入定額資金。例如,未來20年內,每個月買1,000美元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股票。整個投資過程中,股價高時,買進的股數較少;股價低時,買進的股數較多。
月底股價 |
買進股數 |
累計股數 |
平均成本 |
總投資額 |
市值 |
損益 |
10 |
100.00 |
100.00 |
10.00 |
1,000 |
1,000.00 |
0.00 |
15 |
66.67 |
166.67 |
12.00 |
2,000 |
2,500.00 |
500.00 |
25 |
40.00 |
206.67 |
14.52 |
3,000 |
5,166.75 |
2,166.75 |
30 |
33.33 |
240.00 |
16.67 |
4,000 |
7,200.00 |
3,200.00 |
35 |
28.57 |
268.57 |
18.62 |
5,000 |
9,399.99 |
4,399.99 |
40 |
25.00 |
293.57 |
20.44 |
6,000 |
11,742.80 |
5,742.80 |
35 |
28.57 |
322.14 |
21.73 |
7,000 |
11,274.90 |
4,274.90 |
30 |
33.33 |
355.47 |
22.51 |
8,000 |
10,664.10 |
2,664.10 |
25 |
40.00 |
395.47 |
22.76 |
9,000 |
9,886.75 |
886.75 |
15 |
66.67 |
462.14 |
21.64 |
10,000 |
6,932.10 |
-3,067.90 |
10 |
100.00 |
562.14 |
19.57 |
11,000 |
5,621.40 |
-5,378.60 |
表 每月1,000美元定期定額投資法之例子
由上表可知,股價上漲時,利潤持續累增,但當股價開始下滑,利潤很快減少,到了最後,投資人持有部位的平均成本遠高於當時的股價。由此可知,定期定額投資法違反①賠錢的部位絕不要加碼操作、和②下到價停損單以保護利潤等的操作守則。
由於定期定額投資法過於簡單,使得投資人不需要經常注意投資標的的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變化情形。因此建議採用以下兩個策略,可以使定期定額投資法更有效:
◎投資20年後還會存在機率很高的股票
這檔股票是業內翹楚,而且20年來不斷擴張和分配股利。理想的標的是不斷發展的成長股,等成長到成熟階段,能把利潤落袋為安,並且分配股利給股東。
◎買進兩種以上的股票,用以分散定期定額投資法的風險
合理的數量是買進5檔績優股。分散投資時,所選的公司不要有產業關聯。例如,比較好的投資組合是一檔電子股、一檔電信股、一檔運輸股、一檔食品股、一檔娛樂事業股。這五種行業的景氣循環週期都不相同,某種行業景氣上升時,該檔股票的帳面利潤增加,可以抵減其他行業的景氣下降,股票產生的帳面虧損。
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法還有一個比較沒有那麼明顯的好處:強迫你儲蓄,把錢投入穩定的一組股票中。
※參考資料:
《金融操作守則Ⅱ》,作者:William F. Eng,譯者:羅耀宗,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初版二刷。
※圖片來源:
https://dstock.capital.com.tw/AverInvest/resources/images/m_index_ta_img01.pn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