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股票和選對時機時,價格攤平法(price averaging)是很聰明的策略。降低平均成本的方法有①逢高加碼、②逢低加碼(隨著股價下跌,買進更多同一檔股票)。
以往人們談的逢高加碼是指手上的某檔股票,其股價上漲時,買進更多的股票,以增進獲利。但這裡所說的第二種逢高加碼,則是針對賠錢的股票而言。
投資人持有某檔股票,由於大盤不好或利空紛至沓來,股價突然急轉直下,投資人可以抱牢持股,觀察股價有「能力」跌到多低。最後這檔股票一定會跌到某個支撐價位,買單一湧進,跌勢自然止住。如果投資人相信這檔股票已經跌到合理價值以下,就不必在意前一陣子湧現的賣壓,反而應該視為開始執行第二種逢高加碼策略的理想時機
⇒ 在情緒上,賠錢股的逢高加碼比賺錢股的逢高加碼還要難,但增進獲利的效果則一樣。
逢低加碼大多不是最好的作法,∵我們沒辦法知道價格會跌到多低,或者什麼時候價格會回升。∴有人說那是「做錯了投資,再拿錢出來擦屁股 ⇒ 第二種逢高加碼的風險比逢低加碼低。
不過,我們要記住,採用第二種逢高加碼的前提是①股價會上漲+所用的策略是②只在股價上漲途中買進+所採用的行動則是③下限價買單,三者相輔相成,彼此搭配,缺一不可(※所謂「限價買單」是指下單時,買進的委託價格高於目前的股價,當股價上漲到所訂的價位或者突破所訂的價位,該筆委託單即變成市價單買進;當股價不漲反跌則限價買單不會執行)
|
限價買單 |
新增張數 |
累計張數 |
成交價格 |
平均成本 |
1 |
25 |
1 |
2 |
25.25 |
44.13 |
2 |
30 |
1 |
3 |
30.00 |
39.41 |
3 |
35 |
1 |
4 |
35.00 |
38.31 |
4 |
40 |
1 |
5 |
40.75 |
38.80 |
5 |
45 |
1 |
6 |
45.00 |
39.83 |
※該檔股票原有庫存1張,成本63元/張
表 第二種逢高加碼的平均成本試算表
以上表來說,假設股價從低點一路上漲,投資人在上漲途中採第二種逢高加碼的策略,且最高價來到45.5元,當股價回跌至45元就立即全部賣出,則可解套並獲利12.98%出場(=(45-39.83)÷ 39.83)
對投資人來說,逢高加碼的好處是只在股價上漲時才有動作。在交易心理上,多花些錢買價格正在上漲的股票,比買價格正在下跌的股票,更叫人安心。不過,投資人在逢高加碼之前,應先充分了解限價買單的意義,同時也應該慎重考慮用停損單保護自己的損益(如上述的損益試算)。
如果在套牢一張63元後,便一次在25元就加碼5張,這樣一次在低點買足,獲利看起來更可觀。但問題是我們沒辦法預測未來,要是股價繼續下跌,盈餘接著重挫,這樣反而可能套得更多、套得更深、套得更久,而不知道哪時候才能解套。
買進股票等於是在賭未來的結果,不管如何,儘可能限制自己所冒的風險,才是聰明的作法。投資人利用限價買單和停損單的策略,逢高加碼操作,可以增加風險控制的能力。用這種方法,股價明顯上漲的時候,投資人便能揚帆前進。
※參考資料:
《股票操作守則》,作者:Michael D. Sheimo,譯者:羅耀宗,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版二刷。
※圖片來源:
https://wr-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2-10-05/1024/20221005900348.jp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