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文章播報

100/recent/ticker-posts

操作守則 58 不要攤平你的損失


你有多少次交易失敗的經驗?對於每次失敗的交易,你怎麼辦?換股操作或逢低攤平?究竟什麼才是較佳的方案,在大多數情況下,建議停損出場或繼續保有這個虧損的部位。

但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如果作多就會隨著股價的下跌以較低的價格買進,如果作空就會隨著股價上漲以較高的價格賣出。投資人攤平損失能否成功要視他們交易的商品(股票、商品期貨或選擇權)而定 攤平損失前必須先考慮總投資金額和部位的價值是否可能消失或結算歸零。

當交易股票時,由於公司有可能發生破產,∴逢低攤平能否成功,決定於該公司能否永續經營產業前景是否沒有每下愈況。

當你在商品期貨市場攤平損失時,記得商品總是有一些市場價值。你所要做的是考慮市場會在合約到期日強迫你提領實際的商品。∴你必須有一些錢。一般期貨市場的平均保證金約為合約市場價值的10%,當這些商品合約到期時,大多數資金不足的投資人無法補足其他90%的錢來交割 試圖攤平損失的投資人極不可能有充裕的資金在合約到期日提取實體商品。

在選擇權方面,如果是買方策略(買進買權、買進賣權)則最好不要攤平損失,∵你只是增加一個到期後即無任何價值的部位。若是賣方策略(賣出買權、賣出賣權)則必須個別地仔細評估每一個履約價的選擇權,再考慮賣出該履約價的選擇權,期待此選擇權到期歸零而獲利,但你必須有勇氣、耐心以及足以承擔損失的資金,才能在走勢對你不利的情況下,加碼賣出更多的選擇權 賣方策略還是有相當高的風險。

另一種攤平損失的形式是賣出另一個選擇權月份或是合約,以降低風險。例如,作多一月份的黃豆合約,並且同時賣出五月份的黃豆合約 把自己鎖進一個既買又賣的攤平部位裡。黃豆市場是一個有儲存費用的市場,從一月份到五月份儲存黃豆的成本決定於某些確定因素,而非混亂的市場走勢。因此,兩個月份之間的價差相當穩定。∴只有在手續費很低且是流動性很高的市場,這種攤平作法才能賺取微薄的利潤。

你通常不知道你已經不知不覺的攤平損失,直到為時已晚才恍然大悟,∵你的合約中有很多牽涉數量和時間的微妙因素。例如假設你希望在特定的日子建立一個部位(例如10口),如果你先用一個價格建立一部分的部位(例如1口),你就可以把其他的部分(例如9口)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價格。如果你的部位平均價格<第一次建立部分部位的價格,這是否表示攤平損失?就理論上而言,我會說是的。但是從你整個交易策略來看,你只是依據市場的現況為你的總投資建立一個平均價位。如果你在第二天或當天另一交易時段再以比上次還低的價格建立另一批合約,我才會真正說,你是在攤平損失。你一定要能夠分辨這種微妙但又非常重要的差別。

攤平損失和建立金字塔部位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攤平損失是在價格走勢對你不利時建立更多的部位建立金字塔部位是在價格走勢對你有利時建立更多的部位。

 

※參考資料:

《金融操作守則Ⅰ》,作者:William F. Eng,譯者:詹溢龍,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初版。

※圖片來源:

http://pic.pimg.tw/knightkasim/1346900763-856630771.jpg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