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目前的指標說了什麼,出乎意料的其他因素一出現,原來的指標都不算數。」1989年下半年,躉售物價指數(PPI)不斷上揚,但1990/5/11公布躉售物價指數卻下跌0.3%,PPI下跌給股市注入一劑強心針,本來交投遲緩和節節下跌的股市,頓時生龍活虎起來,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大漲63點多。這種漲點不常見,跌破許多投資人的眼鏡。這件事之所以出乎意料,是因為當時大部分的股市指標都預示市場走勢愈來愈疲弱。
由上可知,本來愈來愈看壞後市的各種指標,突然之間被一個有利的轉變所壓倒。有時候,則是看好後市的各種指標被某個利空事件所壓倒。以下是一些夠份量的不利事件,壓過眼前股市各種指標看漲的例子:
◎某大計畫的資金安排到最後一刻出了問題,導致大盤急轉直下。
◎財政部公債標售情形不如預期理想,使得利率升高。
◎出乎意料的地震、洪水、水災、颶風、或其他天災人禍,使得股市下挫。
◎爆發戰爭。
◎全國性的醜聞經媒體大肆報導。
◎美元突然轉弱,跌得太低。
◎利率可能突然提高。
不管是上述哪一件事,或者是突然發生的其他事件,都可能隨時出現,導致股市立即轉變方向。即使所有指標都顯示市場走勢強勁或穩定;或者所有指標都預示市場走勢疲弱不振,這些事情還是可能發生。
有人說:「資訊創造市場。」事實上,創造市場的是投資人對資訊的反應(從買盤或者賣盤的增加可以看得出來),或者對資訊毫無反應。股市常在好消息出現時上漲,壞消息出現時下跌。有時候,投資人本來就預期壞消息會出現,可是當壞消息出現時,因為市場老早就消化吸收了這個消息,反而上漲,這稱之為利空出盡。
投資人如果能瞭解經濟消息的可能衝擊,並時時密切注意這樣的消息,將比別人占上風。投資人如果知道哪些事情會嚇壞投資人,哪些事情叫人興奮異常,在進出時機的拿捏上、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將比別人技高一籌。指標固然有用,但投資人不要忘了,指標不管好壞,都會被其他事件推翻。
※參考資料:
《股票操作守則》,作者:Michael D. Sheimo,譯者:羅耀宗,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版二刷。
※圖片來源:
http://2.bp.blogspot.com/-nzyzeDqWfPs/VLZKEBoteFI/AAAAAAAAIRk/3NHcyGX_ESQ/s1600/Bituzi_20150115_640px.pn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