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波浪理論創始人
一、波浪理論的起源
波浪理論是一種自然界規律的波動,以近似數學表達的模型理論,在投資市場的分析中,不同於其他的方法,是屬於進階或高階的分析方法,具有強烈主觀意識的判斷技巧。
波浪理論(EWT,Elliott Wave Theory)是由美國人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簡稱「艾略特」)於1930年代創立。艾略特出生於1871/7/28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Kansas City, Missouri)的瑪麗斯維利鎮(Marysville)。因大病一場而於1927年退休,回加州老家養病的漫長期間,收集了75年的美國股價指數資料,包括年線、月線、週線、日線、小時走勢數據,完全以過去實際的歷史資料發展出研判股市運行的道理。1946年完成了波浪理論的大作「自然法則--宇宙的奧秘」(Nature's Law--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最後於1948年1月去世。
艾略特逝世後,1950與1960年代的波浪理論由漢密爾頓‧波爾頓(Hamilton Bolton,1914~1967)接手傳承。1953年~1966年,波爾頓透過公司發行的投資月刊(Bank Credit Analyst),固定在每年4月撰寫「波浪理論股市評析」。1960年,波爾頓出版了艾略特過世後的第一本重要波浪理論書籍:《艾略特波浪理論極致評價》(The Elliott Wave Principle--A Critical Appraisal)。
佛洛斯特(A. J. Frost,1908~1999)是波爾頓1960年~1962年的同事,1967年~1970年期間,「波浪理論股市評析」由佛洛斯特接續鑽寫,在同一時間,布雷希特(Robert
Prechter, Jr.)在1979年發行「艾略特波浪理論家」(Elliott Wave Theorist)投資期刊,致力研究波浪理論的實務運用以及波浪理論的課程推廣,堪稱近代波浪大師。
1978年,佛洛斯特與布雷希特合著《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Principle--Key to Market Behavior),這本書奠定了今日波浪理論的基礎,從此這本書被公認為波浪理論領域的經典著作。
二、波浪理論的概說
⑴結構嚴謹的一門科學
從供需的觀點來看,股價(或其他任何投資標的)的漲跌只是供給面(股票)及需求面(錢)二者互相較勁的結果,而波浪理論正是一套描繪股價在各均衡點之間的動態變化的架構。隨著時間的遞移、隨著各種狀況(消息面)的轉變,股價動態的變化過程是十分複雜,艾略特根據其針對華爾街股市七、八十年資料的研究,認為這動態的變化過程有其遵循的模式…這即是波浪理論所闡述的重點。
基本分析強調經濟前景分析、產業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等等,∵這些分析十分瑣碎且涉及許多對未來的預測,以致分析結果充滿許多不確定性而難以實用;技術分析則是從股價過去的走勢來研判整體投資人的心理面,∵不論是基本面或是消息面,最終仍要經過投資人的心理面才會反映到股價上,從股價的走勢正可以知道投資大眾的心理是如何想(樂觀或悲觀?想買或想賣?),看破了這一點,便可以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勢。這便是技術分析的基本哲學。
在資本市場的技術分析有二大學說始終受人尊敬及廣泛地應用,這二種學說是:①道氏理論及②波浪理論。查理士•道(Charles Dow)以「道氏理論」(Dow Theory)開啟了技術分析的大門,且贏得了「技術分析之父」的尊稱。而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正是將技術分析的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巔峰之作。
波浪理論是艾略特研究華爾街股市七、八十年走勢所得到的結論,換言之,它是由長期資料所歸納出來的結論(歸納法)。波浪理論基本上是一種架構(一種Model),經由此一架構,可以以簡馭繁來觀看股價變動的韻律、可以合理詮釋股價過去的走勢、可以預測未來股價的運動方向。波浪理論較神秘之處乃是「何以會如此」?正如宇宙間許多定律一般,其內在原理的解釋是有待來日,但這無礙於目前我們使用這些定律。
⑵一個正確的股市看法
許多技術分析工具皆只侷限於非常狹隘的片斷,而無法以一種縱觀長線大趨勢的角度來研判行情。一般分析師的觀點大抵在三大法人進出、主力動態、政府心態等消息打轉,從這些角度來投資股票,往往僅是追高殺低的短線奔波,猶如利多、利空亂流中的浮萍,永遠漂浮在擔心及煩憂之中。
股市的長期走勢會遵循某一趨勢,會如同波浪般呈現大漲小回(或大跌小彈)的運動,這個運動正是描繪整體投資大眾的心理變化,它是一個連續、漸進的變化過程,絕對不是突發與片斷的。這個觀點早在百年之前已由「道氏理論」加以說明及驗證,再經由「波浪理論」予以發揚光大。
經由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股市的漲跌變化,投資人不僅能掌握長線大趨勢,而且能利用其中許多規律來研判短、中線的買賣點,如此股市將不再是一個只能跟隨主力大戶屁股進出的吃人市場,而是一個漲跌有序、投資樂無窮的世界。
三、波浪理論的特性
⑴波浪理論是用來分析股價平均指數的工具
波浪理論所討論的是證券市場上廣泛的動態,可以反映出大多數投資人受到某一刺激後的平均反應。因此,如果大多數投資人都相信某一種市場指數那麼它的反映更為真實。∴波浪理論是分析自由競爭市場的商品價格波動的工具。基本上,是用來分析指數而非個股。亦即,分析整體市場的脈動,尤其是一個眾多個人所集結而成的完全競爭市場(一個壟斷力不大的市場)。設計波浪理論的唯一目的,就是預測未來走勢的時間及漲跌幅度變化。
波浪理論反映的是整體人類的投資過程,而不是個人或個別公司的投資行為。公司會上市、下市,趨勢、時尚、文化、需求及欲望都會隨著人類的狀況而時起時落。因此,一般商業活動的發展會被波浪理論反映出來,但每個個別股票仍同時保有自己的本質、自己的壽命,以及只與自己相關的一些力量。因此,每一家公司就像每個人一樣,是整體市場的一部分,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且最終總會回歸屬於自己的地方。
從顯微鏡中,我們可以細查出水中細小水滴的成分,無論形狀、顏色、密度及細菌成分等均不同。然而,當這些水滴是海洋的一部分時,它自己的獨特性已不再重要,而是會隨著整個波浪與潮汐的力量前進後退。因此,個股就宛如海中水滴,而市場的股票綜合指數或平均指數則如同海洋的趨勢現象。
大體而言,若一個股市的規模甚大,少數團體(如財團、政府等)壟斷力量相對變小,則波浪理論的適用性更高。個股受到的操縱力量較大(如主力炒作或大股東調節),較不適用波浪理論來分析。∴分析個股時,與其硬是用波浪理論,倒不如使用其他的分析方式,大概會更有幫助。
※雲解:
個股除了易受人為操縱以致較不適用波浪理論之外,尚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個股(尤其中小型股)可能會在景氣輪動中,因所屬產業已是夕陽產業、或自身產業競爭力不足、或自身財務體質不良,而中箭落馬下市,以致與波浪理論的論點:「總週期的方向永遠是上漲,其中下跌的走勢都屬於修正」相違背。
就經濟學而言,台灣股市較接近完全競爭的自由市場,整體市場的表現應該更能符合波浪理論的韻律。在艾略特的眼中,市場原本的波動力量是無與倫比的,絕非自不量力的市場主力、大戶所能改變的。不要以為擁有龐大的資金就可以當市場的主力,金錢再多,在股票市場上都可能只是滄海之一粟,大趨勢的預測與掌握是絕對需要的能力。如果不能把眼光看得很遠,再多的錢也會蒸發掉。∴主力、大戶也是股市波浪中的一葉浮萍,都需要趁勢而為。
⑵波浪理論是由過去經驗所整理出來的一種架構
波浪理論是經由整理過去股市起伏的紀錄,而歸納得出的一套規律,是非常實證的科學。艾略特將股市波動的規律以一種完整的架構來表示,這種架構不僅能解釋股價波動的走勢,使人不再迷惘於似乎頗為雜亂無章的漲漲跌跌,而且可更進一步來預測股市未來的走勢。
波浪理論和一般技術分析工具的不同點在於後者只是用來了解目前股市的現況及預測短期股價走勢的工具,而波浪理論卻是一套可以綜觀股市的過去、現在及未來走勢的架構。一者看樹,一者見林,兩者之間是有層次上的差異。
波浪理論這套架構中最為神奇的部分莫過於它「可大可小」的特性。換言之,自其大者,可以宏觀股市數百年的大波浪走勢;自其小者,則可以分析每五分鐘的分時走勢的小細波,而用來分析大波浪及小細波的架構和方法則完全一樣。
⑶波浪理論是自然界的定律
基本上,艾略特認為波浪理論本身即是一種不證自明的自然界定律(Nature's Law),艾略特認為市場的運行是由五個「攻擊波」與三個「修正波」所構成,而且這些波浪並不是隨機的現象,它們具有重複循環的性質,可以精準預測,這些特性產生的原因是因為人類情緒與行為的起伏都有固定的模式。
股市宛如波浪起伏行進,是人性心理的反映,投資人的心情由樂觀至悲觀再轉回樂觀的現象一再重演,彷彿依循著一定的過程,這些在波浪中反映出相對的走勢,而每一個不同等級的週期、波浪的大小,均可驗證當時的市場心理,故可由波浪的特徵辨認市場走勢,引導投資人判定應對策略。群眾的集體行為,隨著情緒的擺動,過去與現在都一樣。
人原本就是自然界的動物,這一群「動物」的集體行為自然是脫離不了自然界的規範,波浪理論只不過闡述此一定律而已!至於為什麼自然界會有此定律,則正如自然界的許多奧秘一般,是不容易說明解釋的。
若從一個實用的觀點來看,一個理論能否被接受是在於它的適用性、正確性,而非它是否可找到合理的根據。雖然艾略特未曾仔細說明波浪理論的緣由,但在他的書籍及論述中,舉出自然界的許多現象也和波浪理論中的規律類似,以作為佐證,尤其是在漲跌循環、費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及黃金律等處。雖然此等佐證並非是直接的證明,但亦有助於說明波浪理論之根基。
⑷波浪理論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種技術
波浪理論無法像其他技術分析工具擁有簡明的準則,技術分析者只需套上這些準則便可輕鬆地獲得結論;波浪理論者必須根據種種規律,揣摩各種可能性並逐一過濾疑點較多的部分,最後才獲致答案,這整個過程猶如藝術家雕琢一件偉大的作品,並非一蹴可及的。尤其在這揣摩的過程更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及摸索,方可漸漸領悟其中的要訣。
波浪理論的難度絕非一般技術分析工具可以相提並論的,∴才有人在「有一位天才名叫艾略特,他發明了波浪理論」之後加了一句話「這個理論只有天才才能了解」。波浪理論之所以能運用在投資市場,主要原因是符合自然法則與人性。預測未來走勢,正確下單買賣,困難在於個人主觀的判斷,波浪理論的推估完全由個人主觀意識決定,是最佳訓練操盤的技巧。
波浪理論的困難度使之無法廣為一般投資大眾所了解及使用,學習波浪理論並不能保證投資人可以立刻披掛上陣,但是若能約略體會其中精要之一、二,而可有個大致之概念,則對股市的漲跌及其脈動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較能以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研擬投資策略,而不致像許多投資人迷失在股市叢林之中,惶惶不可終日於難以逆料的漲跌之間。
※參考資料:
《艾略特波浪理論》,作者:A.J.Frost & Robert R.Prechter,譯者:張嚶嚶、蕭長榮,發行所: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一版一刷。
《艾略特波浪理論》,作者:A.J.Frost & Robert R.Prechter,譯者:林錦慧,發行所: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初版一刷。
《波浪理論》,編譯:陳元文,出版者:明興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再版。
《艾略特波浪理論新創見》(Harmonic Elliott Wave:The Case for
Modification of R. N. Elliott's Impulsive Wave Structure),作者:Ian Copsey,譯者:黃嘉斌,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 初版一刷。
《波浪理論解析-以台灣股市為例》,作者:江瑞凱,出版者:眾文圖書,1991年9月出版。
《波浪理論實戰篇》,作者:白輔台,出版者:小報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3月初版。
《探金實戰‧波浪理論》,作者:齊克用,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 初版一刷。
《破浪-台股波浪理論實戰第一書》,作者:鄭超文,出版者: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15日 初版一刷。
《艾略特波動原理精義》,譯者:倪銘海,出版者:財訊出版社,1989年4月1日出版。
《混沌操作法》(Trading Chaos:applying expert techniques to
maximize your profits),作者:Bill Williams,譯者:黃嘉斌,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初版。
※圖片來源:
https://smart-lab.ru/uploads/images/03/74/86/2015/11/27/ca95ca.jp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