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跌型出貨的特性是成交量呈不規則變化、或是在「量能退潮」的現象之後發生。盤跌型出貨的走勢會將股價慢慢緩跌到季線之下,藉此麻痺投資人,以致投資人往往忽略這樣的跌勢,亦即,有點像「溫水煮青蛙」的味道。當跌破季線呈現負乖離過大之後,股價忽然強勢反彈到季線附近,這是另一次麻痺投資人的手法,讓人誤以為另一個波段行情已經開始。然而事實上這是最後一次的拉高出貨動作,且該高點將是反彈的最高點。
盤跌型出貨的標準模式是低點會越來越低,亦即P1>P2>P3>P4,且創下低點(=P1、P2、P3、P4)時會量增,而股價在盤跌出貨時的下跌或上漲,則可能是量增或量減(若價跌量增⇒主力壓低出貨、若價漲量增⇒短線拉高出貨)。這樣的操作手法是讓投資人誤以為股價下跌有特定人士進場承接,反彈可能會形成起漲訊號,藉這種技術模式進行出貨。
盤跌型出貨在主力出貨結束之後,股價將會出現急速性殺盤,因為這種出貨有棄守或是籌碼已出乾淨的味道,股價近期內將不容易出現止跌反彈的走勢。破解此種出貨模式可以從兩方面來思考:①主力不會在股價相對高檔滿足區進行「壓低進貨」,那麼營造有特定人士進場的「逆勢量」,其目的不言而喻、②若真的是主力壓低進貨,投資人等到底部完成或突破最大下降壓力線後再進場也都來得及,自然這些技倆就騙不到投資人了。
※參考資料:
「主控戰略成交量 主力進貨、洗盤與出貨的技巧解析」,作者:黃韋中,出版者: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初版八刷。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