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氏理論
如果大盤指數的紀錄顯示主要訊號可以提供長期而可觀的理論性獲利,而且大盤指數是由許多成分股構成,∴我們就可以根據大盤指數的主要趨勢買/賣代表性的股票而獲利。根據證據顯示,主要趨勢通常會延伸幾個月或幾年。因此,「最可能的獲利」將配合主要的趨勢。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合理歸納出一個結論:如果發生某個重要的趨勢而足以讓大盤指數產生主要的訊號,則順勢發展個股所提供的交易機會,應該多於逆勢發展中的個股。這意味著我們並不嘗試在多頭市場中「賣在最高價」,也不嘗試在空頭市場中「買在最低價」。我們不會故意逆勢而為,∵根據歷史資料顯示,主要趨勢通常會持續很長一段期間。
請注意,我們並沒有說你絕對不能在多頭市場中放空股票,也沒有說你不能在空頭市場中作多股票。確實有許多股票的走勢逆著主要趨勢,就這些股票的技術面結構來說,或許有理由逆著大盤的趨勢進行操作。
可是我們覺得這類的交易必須非常謹慎,你必須充分瞭解絕大部分的股票都呈現相反的趨勢。換言之,投資組合中絕大多數都是屬於順勢部位,建立任何的逆勢部位都應該有所體認,這僅是一種保險措施,而且可能需要因此而認賠結束部位。
總結道氏理論的重要意涵整理如下:投資組合中的絕大多數部位不可以逆著主要的趨勢。在多頭行情可能發生反轉的潛在期間內,可以逐漸降低多頭部位的比率,針對少部分技術結構疲弱的股票進行放空;不要嘗試猜測大盤的主要頭部或主要底部而逆著主要趨勢「孤注一擲」。
二、頭肩頂排列
如果頸線被有效跌破(收盤價至少穿越3%),隔天早晨將多頭部位的停損單設定在前一個收盤價下側1/8點。如果第一天沒有觸發停損單,繼續採用收盤價的停損單,每天都設在收盤價下方1/8點處。
當價格拉高到頸線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放空,放空的位置取下列兩者先到達的位置:①計算「右肩」峰位到跌破點之間的距離,當反彈走勢到達前者的40%位置、或②拉高走勢觸及「頭部」到「右肩」的銜接延長線。如果價格跌破之後繼續下跌一天或數天,反彈40%是根據右肩峰位到最低點的距離計算。
頭肩頂型態有一個特色,其規模經常不大,但足以引發一波主要的走勢,期間可能長達幾個月或幾年,並不是所有的頭肩頂排列都會造成慘跌,但只要發生頭肩頂的排列,就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三、頭肩底排列
如果價格夾著大量突破頸線,收盤價的貫穿幅度至少3%,隔天早晨將空頭部位的停損單設定在前一個收盤價上側1/8點。如果第一天沒有觸發停損單,繼續採用收盤價的停損單,每天都設在收盤價上方1/8點處。
當價格回檔到頸線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新的買進(回檔需要量縮),多單買進的位置取下列兩者先到達的位置:①計算「右肩」谷底到突破點之間的距離,當回檔走勢到達前者的40%位置、或②回檔走勢觸及「頭部」到「右肩」的銜接延長線。如果價格突破之後繼續上漲一天或數天,回檔40%是根據右肩谷底到最高點的距離計算。
四、複雜或多重頭肩排列
戰術運用與簡單頭肩排列相同。
五、圓形頂與圓形底
在圓形頂與圓形底的緩慢變動趨勢中,很難提出明確的交易法則。
就圓形頂來說,價格逐漸上升轉變為緩慢下降,成交量在頭部位置縮小而在跌勢中開始放大。一旦該技術結構明朗化之後,多頭部位就應該賣出股票。在圓形頂放空股票非常有利可圖,但我們不能提出明確的法則或特定的基準點,僅能強調一點:任何的放空行為都必須確定圓形頂已經完成。它必須發生在長期的漲勢之後,排列本身涵蓋好幾個星期的期間。另外,空頭部位必須在排列的頭部稍上方設定停損。
就圓形底來說,在漫長而平緩的圓形狀走勢中,交易非常沉悶,成交量極度萎縮。接著,交投突然轉趨熱絡。在這種情況下,若有空頭部位應該立即回補。至於買進方面,你應該等待第一波突發的大量。當走勢出現向上的突兀線形之後,價格隨後幾乎一定會拉回,你應該在拉回走勢中進場。
六、等腰三角形
假定你是在多頭走勢的回檔過程中買進股票,在等腰三角形的排列過程中,如果價格確實向上突破(當然必須夾著成交量),你可以獲利了結,並在回檔走勢中重新進場。
如果收盤價向下跌破(不論成交量是否放大),隔天早晨在收盤價的下方1/8點處設定停損單,如果停損單沒有被觸及,隨後每天根據收盤價設定逐次停損單,直到出場為止。
如果你持有空頭部位,前述的法則也適用(當然必須反向調整),但向下跌破不需要成交量的確認,向上突破則需要配合大量。
空手者建議不要在等腰三角形的排列過程中進場,應該在有效突破發生之後,再建立新的部位。如果價格向上突破,而且主要趨勢向上,在次一個回檔走勢中進場買進;如果價格向下跌破,而且主要趨勢向下,在次一個反彈走勢中進場放空。空頭部位可以建立在三角形的下限附近,或在跌破走勢的40%~50%反彈位置。
注意,如果等腰三角形持續發展,突破的發生位置過於接近頂點,將其視為無效的突破。最可靠的突破應該發生在排列過程中的2/3位置附近。
七、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法則也同樣適用於直角三角形。
八、擴張頂排列
圖 擴張頂
照道理說,你應該不會在擴張頂排列過程中持有多頭部位。如果你遵循趨勢線的戰術法則,遠在排列完成之前,最早的反轉就應該讓你結束多頭部位。在排列過程中,你也應該不會嘗試買進,∵其中的趨勢顯然不利於多頭部位。
反之,當擴張頂排列完成之後,這是很理想的放空機會。當走勢向下貫穿排列而收盤價低於第四個反轉點,你就可以在隨後的反彈走勢中建立空頭部位,位置設在價格反彈到前一波跌勢幅度的40%左右(前一波跌勢是指第五個反轉點到貫穿走勢的低點)。停損設在第五個反轉點(排列的最高點)上方的適當位置。
九、矩形排列
矩形排列一旦性質明朗化之後(至少需要四個反轉點來建立上限與下限),你可以進行區間的交易。換言之,在上限附近賣出(放空),在下限附近買進(回補)。就如同等腰三角形一樣,矩形屬於連續排列的可能性遠高於反轉排列。
假定你原本在上升趨勢中持有多頭部位,矩形排列的第五個反轉點是發生在上限。如果你認為矩形是屬於連續排列,當然期待這波走勢會朝排列發生之前的趨勢方向進行突破而不會賣出。如果價格朝正確的方向突破,你可以根據前述的交易法則處理手中的部位。如果突破的方向不正確,可以根據收盤價設定逐次的停損單(就如同三角形一樣)。
在矩形排列第五個與隨後的反轉點,空手者可以進行區間的短線交易。由於矩形比較可能是屬於連續排列,∴最好在第六個反轉點建立順勢部位,以符合原先的趨勢方向。當然,如果收盤價跌破矩形排列,可以建立空頭部位;如果收盤價夾著大量向上突破矩形,則可以建立多頭部位。不論是多頭或空頭部位,都應該建立在突破之後的折返走勢中。
十、雙重頂與雙重底
在多重頂的排列中,如果收盤價跌破數個「頭部」所夾的最低谷底,多頭部位應在收盤價的下側1/8點處設定逐次的停損單。
在多重底的排列中,如果收盤價突破數個「底部」所夾的最低峰位,空頭部位應在收盤價的上側1/8點處設定逐次的停損單。
一旦發生前述兩種情況的穿越走勢,空手者可以在折返走勢中(回檔或反彈)建立新部位。
十一、直角三角形的擴張排列
如果這些排列是突破水平狀的界線,處理方式類似於多重底(頂)與直角三角形。
十二、菱形排列
菱形排列突破之後的交易法則完全類似於等腰三角形。如果希望建立新部位,應該等待明確的突破;已經持有的部位則保留到突破之後再處理,處理方式取決於該排列究竟是連續或反轉型態。
十三、楔形排列
一旦楔形排列的相互收斂情形明朗化之後,支撐/壓力與趨勢線的一般法則將會讓你及早脫身。即使在最糟的情況下,停損單也應該可以讓你在局面嚴重惡化之前出場。
如果考慮建立新的多頭部位或空頭部位,應該觀察成交量的變化。向上突破需要成交量地確認;向下跌破的第一階段不需要明顯的大量。新部位可以建立在突破之後的折返走勢中(回檔或反彈)。
十四、單日反轉
單日反轉不是一種適合交易的技術型態。如果希望根據單日反轉的線形進行交易,這是屬於賭博的領域,至少也是屬於極短線的交易。
單日反轉的功能主要是用來判斷小型走勢的頭部與底部,藉以保護先前所建立的部位。當小型走勢發展數天之後,如果發生單日反轉、竭盡缺口或不尋常的大成交量,這些都是先前走勢即將結束的強烈徵兆。其中任何一種訊號都值得參考;兩者相互配合的可靠性更高;三者同時出現,幾乎可以代表明確的小型頭部或底部。
十五、旗形與三角旗形
旗形與三角旗形是快速走勢中常見的整理型態,而且位置經常是處在整段走勢的中點附近。在很多情況下,旗形排列的回檔幅度可能是先前「旗桿」長度的40%~50%,或回檔到趨勢線或藍色平行線。如果先前的漲勢是代表第一段的旗桿,或先前的漲勢不是很陡峭,我們通常可以在藍色平行線附近買進。若是如此,旗形的回檔走勢可能還會進一步發展,但我們應該以「及早進場」為主要考量。
在上升趨勢發生的旗形排列,其拉回走勢中,務必注意成交量的變化。成交量必須縮小,而且維持偏低的水準。在整個旗形排列中,只要成交量擴大,就會危及型態的可信度。∴只要旗形或三角旗形中發生大成交量,我們就可以把停損點移到收盤價的下方1/8點處。
當然,當突破走勢開始時,成交量照道理一定會放大。突破走勢的勁道通常非常猛烈,也通常不會折返,而且經常發生突破缺口
⇒ 旗形或三角旗形屬於最容易獲利的行情之一。
如果主要趨勢是屬於空頭行情,前述的建議也適用,但有一個例外。旗形漲勢的最後一天可能發生大量,當然也可能出現竭盡缺口或單日反轉。如果這天發生大成交量、竭盡缺口或單日反轉,可以立即進場建立空頭部位,停損點設在旗形峰位的上方。
旗形或三角旗形屬於連續排列,∴不論旗形是發生在上升或下降走勢中,排列的上限與下限也可能是水平狀(=矩形排列)。如果成交量與其他的條件都配合,你可以在第六個反轉點進場(或型態中的任何一點)。
如果旗形或三角旗形的排列期間過長(例如,超過三個星期),型態的有效性就值得懷疑。此時,多頭部位的停損點設在排列的最低點之下;空頭部位的停損點設在排列的最高點之上。
如果你所作多的股票出現明確的型態排列,或出現沉悶的狹幅整理走勢,然後突然夾著大量向上跳空,這是多頭的徵兆。一般來說,當突破缺口發生之後,不論你先前已經獲利了結或完全空手,都應該準備在次一個回檔走勢中進場買進。然後繼續持有部位直到漲勢中出現力道放盡的訊號,或再度出現不尋常的大量,或出現另一個跳空缺口或單日反轉。當價格到達目標區附近時,就必須嚴密監控盤面的發展,如果發生反轉的任何徵兆,就應該把停損點調緊到收盤價下側1/8點。
在空頭行情中,你也可以引用前述的原則,但記住向下的跳空缺口不一定需要配合大量。不論你持有多頭或空頭部位,當走勢演變為明確的型態排列,而且隨後發生反向的突破缺口,立即透過市價單結束部位,或將逐次停損單調緊到收盤價。
十七、支撐與壓力
一般來說,最近所發生的小型底部應該很接近先前的小型頭部,∴這兩個基準點大致相同。因此,在上升趨勢中,我們基本上是尋找最近的小型底部。當可能的低價出現之後,如果隨後某三天的價格區間完全位在該低價線形的上側(沒有重疊),則該低價可以視為是底部,並做為停損單的基準點。
前述的程序也適用於空頭市場。利用「隨後三天法則」來確認小型峰位與小型谷底的停損基準點。可是,一般而言,利用小型峰位做為基準點就已經足夠了。
先前相同價位附近形成的數個頭部可以提供支撐。同理,先前相同價位附近形成的數個底部將構成壓力。頭肩排列的頸部是屬於支撐或壓力。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將是隨後走勢的強勁支撐或壓力。任何的密集交易區或價格狹幅盤整區,它們都是隨後走勢的支撐或壓力。
十八、趨勢線
在下降趨勢中,修正反彈總是止於先前的小型底部;在上升趨勢中,下跌走勢總是止於先前的小型頭部。
假定當時的主要趨勢向上,某支股票在平行狀的趨勢通道中呈現不規則的漲勢,你判斷漲勢將繼續發展,但當你在回檔走勢中買進之後,股票繼續下跌,完全沒有反彈,也沒有足夠明確的整理或修正型態可以讓你設定為停損單的基準點。
面對這種情況,你應該觀察構成趨勢通道的趨勢線。趨勢線可以取代小型底部而做為緊急取代的基準點。換言之,如果沒有其他更適用的明確基準點,我們可以挑選價格最近接觸趨勢線而隨後大幅彈升的位置,以此做為設定停損點的基準點。
前述的法則也適用於空頭行情中的類似情況,空頭部位停損單的基準點可以取價格最近接觸下降趨勢線而隨後顯著下挫的位置。
※參考資料:
「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作者:Robert D. Edwards & John Magee,譯者:寰宇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五刷。
※圖片來源:
https://doqvf81n9htmm.cloudfront.net/data/crop_article/116583/shutterstock_1169914663.jpg_1140x855.jp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