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財務報表
⑴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是某一定點時間的快照。「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是已經過去的歷史。損益表上資料涵蓋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年。
⑵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是事實的呈現,沒有任何的主觀意見可以牽涉其中。它顯示企業現金的流入和流出的金額,它並不能告訴我們任何無法在資產負表和損益表上找到的資訊。
二、稽核員報告
你不該對稽核員報告抱持任何信心。稽核員報告只不過是另一位會計師的意見,它並不保證財務資料的正確性或者企業經營的合法性或真實性,也不保證企業沒有重大的詐欺行為
稽核員報告會說明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和公允的表達,而且是否依照公司法編製,就僅僅如此。如果企業涉入某些不法交易,只要這些交易有適當的解釋,仍然可以得到一份無污點的稽核員報告。
財務資料必須呈現企業的財務狀況。然而,同一件物品,不同的藝術家會畫出不同的作品來。所以不同的會計師會對同一家企業編製出不同的財務資料。
三、「美化」財務結果的合法方式
⑴企業「修飾」帳戶數字的範圍為何?
企業「修飾」帳戶數字的範圍很大。帳戶數字是一種意見的表達,而非事實的呈現。不同的會計師會對同一家企業的經營績效歸納出不同的意見,因此對於財務資料,我們從來不用「正確」來形容。只要意見的表達在一定範圍內則為可接受的意見。然而到了最後,意見會變得不合理以至於無法接受,不過何時為這個臨界點則仍有爭議。
當數字愈大,可容許修飾的範圍也就愈大。以企業所擁有不同形式的資產來做說明。
首先,以零用金為例。在2003年3月31日零用金為147.26英鎊,不管是誰清點的,沒有人會對這個數字有所質疑。如果另外有人又清點了一遍,發現只有147.16英鎊,會計部門的全體職員可能會為了尋找這不見的10便士而人仰馬翻。
接著,思考關於存貨的問題。2003年3月31日存貨有1,429件。同樣的,不管是誰清點的,沒有人會對這個數字有所質疑。然而,問題是產品的單價為多少?它們的成本是10英鎊,但是在銷售不佳的狀況下,賣價可能為8英鎊,甚至會低到5英鎊。存貨價值的答案可以從7,145到14,290英鎊。你會發現,消失的10便士零用金已經沒什麼大不了了。
最後,談談公司在1948年以10萬英鎊買進的房地產。最近一次的資產重估為兩年前的1億2,000萬英鎊。然而公司高層認為目前它的價值可能達到2億英鎊。因此,不論是零用金或是存貨都無足輕重了。
會計師修飾財務報表的數字,就是要讓企業能夠呈現出它的最佳狀況。
⑵企業修飾帳戶數字的最普遍的方法為何?
◎收益提前認列
◎支出資本化
如果公司購買一批價值一萬英鎊的設備,資產負債表上會出現1萬英鎊的固定資產,每年的損益表可能只會攤提1,000英鎊的折舊費用。但是,如果這家企業本身即為設備的製造商,這批設備的成本可能只有材料1,000英鎊和人工費用2,000英鎊,公司可以將這批設備賣給自己,把這批設備的成本3,000英鎊資本化,在每年的損益表上攤提300英鎊的折舊費用,不需要在第一年就將3,000英鎊全部視為費用。
將支出視為資產的過程即為「資本化」。支出資本化會讓損益表上的費用減少。因此當年度的收益增加2,700英鎊,同時資產負債表會出現一筆2,700英鎊的固定資產,增加公司的淨資產價值 ⇒ 兩種動機讓公司選擇將支出資本化。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
假設A和B擁有C公司,而C公司擁有子公司D、E和F。法律規定必須將C、D、E和F公司的帳戶合併成一份合併報表,視同它們同屬一家集團。如果C公司再設立任何其他子公司,這些子公司的帳戶同樣必須和C公司的帳戶合併。然而,假設A和B決定成立新公司G,G公司將由A和B直接擁有。由於G公司不於C集團所擁有,所以不需要和C集團合併,雖然它們為同一批人所掌控。
現在假設A和B將開發新產品,新產品可能會讓他們大發利市,也可能會血本無歸。A和B可以成立G公司來研發新產品,而讓C公司向G公司收取「管理費用」,不論G公司經營績效的好壞,因為就法律的觀點來看,G公司只是C公司一家完全獨立自主的客戶。
另外一個常用的方法是成立一家子公司,但是持股不超過50%,所以不需要做合併報表。因此,任何不想在財務報表上出現的負債可以讓子公司悄悄的持有,這種作法在新的會計規範下已屬違法,新的會計準則規定受控制公司亦為子公司。
同一批股東設立新公司只是資產負債表外融資的一種形式,還有其他形式像是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s)和國際財團(consortia),這就是安隆集團用來隱藏問題的方式。
◎其他方法
①遞延認列費用
提前認列收益的必然結果就是延後費用的認列。
②虛增銷售額
③偽造
偽造本身並不是修飾財務資料的一種方式,但是藉由偽造篡改文件掩蓋真實。令人驚訝的是並沒有任何查核準則能驗證文件的正確性。利用掃瞄器和有繪圖軟體的電腦去無中生有一份文件並難事,由於稽核員可能只要求副本或是傳真,讓文件的偽造更加容易。文件的正本可能可以提供一些副本沒有的蛛絲馬跡,例如紙張的品質、尺寸和顏色,以及墨水是印刷的而不是用列表機印的,或者商標圖案的品質等等。
⑶我該如何分辨財務資料是否經過修飾?
很遺憾,你無法分辨財務資料是否經過修飾。由於修飾過的財務資料數字,幾乎不可能讓所有比率和報表完全不失真,因此沒有很多的規範防止財務資料的修飾。這也就是為什麼必須以質疑的態度分析報表和研究報告,如果分析的結果太過完美令人無法置信,可能就有問題。
⑷我應該閱讀財務資料的附註嗎?
沒錯。財務資料附註中隱藏許多有用的資訊。與其當你在閱讀主要報表時,才去參考相關的附註,你最好能夠從頭到尾看完全部的附註。你將會驚訝的發現,附註最後一行的小字是多麼的重要。
四、詐欺
你無法分辨企業是否有詐欺的行為。董事們有責任去防止以及查明詐欺行為的發生,∴你必須確認你是否信任董事們的能力。
※參考資料:
《讀財務報表選股票:投資獲利10大指標》,作者:Robert Leach,譯者:金雅萍,出版者: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10日初版一刷。
※圖片來源:
https://media.istockphoto.com/photos/single-magnifying-glass-with-calculator-leaning-on-the-financial-data-picture-id1176754068
0 留言